7月11日是“晨歌童年”浙江省總決賽。晚上6點,小記者們又要出動啦!主要任務是觀看表演體驗現場氣氛,接著採訪參賽選手和評委們。
我們穿上浙江在線小記者特有的紅馬甲,在吳老師的指導下開始組隊,12個人分成3組,每組4人。我分在第二組,我毛遂自薦當上了小組隊長。
觀看了一會表演,我們來到休息室開始採訪小選手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們靚麗的妝,五彩繽紛的演出服。我們組採訪的是一名叫陸紫軒的女孩,她今年11歲,她的夢想是當一名會唱歌的演員,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隊長(我)先開頭:“陸紫軒,你要唱哪首歌?”
她回答說:“要唱兩首:《北京胡同》《親親的白樺林》”
“你准備這次演出練了多久呀?”
“《北京胡同》練了一個月,《親親的白樺林》練了有兩個月吧!”
“白樺林的靈感源於哪兒呢?”話剛出口,我意識到自己問了個不該問的問題。
“那就得問作曲者和編詞者啦!”陸紫軒不緊不慢地說。
“那你緊不緊張啊?”有人問。
“當然不緊張啦!”陸紫軒有信心地說。
之后,隊友們都陸陸續續提了些問題。我們從採訪中了解到:她演過幾部電影和電視劇、大型紀錄片,如《紅線》(飾演朵朵)、《秦直道》(飾演蔡文姬的女兒)、《獨步天下》(飾演小格格)等。最后,我們在她動聽的歌聲中愉快地結束了對她的採訪。
十多分鐘后,最令人興奮的時刻到了:採訪評委啦!還沒等我開口,有一位評委老師就大聲問:“你們當中哪個是‘保小’的?我包了。”我悄悄舉起手,吳老師示意我坐她邊上。
我問吳老師:“比賽分數是怎麼來的呢?”
“這個嘛……去掉一個最高分和最低分,剩下的分數取平均分。”
“那,一個小朋友的聲帶有要求嗎?”
“當然啦!”
“您印象最深的是誰?有嗎?”我問了個八卦問題。
吳老師耐心地說:“有啊!是一個穿紅衣服的小男孩,他很大方,聲音也很好聽,動作也好!”
“歌聲和肢體語言要合二為一?”
吳老師點了點頭。
我總結了一下,比賽最重要的是:表現力、音准和歌聲。當然,還有跟歌曲的風格相配的服裝。
通過這次採訪,我得到的啟發是:做一件喜歡的事,你值得為它花精力!(杭州市保俶塔實驗學校馬裕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