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私募界的那些胡潤富豪:葛衛東身家150億 裘國根70億

2017年10月15日22:27 | 來源:中國基金報
小字號
原標題:私募界的那些胡潤富豪:葛衛東身家150億 裘國根70億

  胡潤富豪榜的熱度今天依然沒散,今天我們不談辟謠的阿裡高管,不聊財富縮水95%的賈躍亭,我們來說說上榜胡潤富豪的投資牛人。

  據統計,本次上榜的金融投資人數達232人,是第四大產生富豪行業。基金君仔細看了看胡潤榜上的投資富豪們,發現了幾個熟悉的名字。包括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身家達170億元,位居胡潤財富榜179名﹔期貨行業傳奇大佬葛衛東,身家達150億元人民幣,位居胡潤財富榜216名﹔還有兩家百億私募的創始人,重陽投資的裘國根和景林資產的蔣錦志,身家分別達70億元和30億元。

  (部分上榜投資人)

  基金君給你們介紹介紹這些上榜的投資界牛人。

  身家170億的高瓴資本張磊:騰訊、京東的幕后推手

  胡潤榜單上,45歲的張磊以170億元的身家,位居財富榜179名。

  說起張磊,並不見得大家都熟悉。但是張磊所投資過的企業,卻早已成為大家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包括你現在看的微信,騎過的摩拜,打過車的滴滴,剁過手的京東等等。這些都是張磊所投資過的企業。

  今年45歲的張磊,是管理規模達300億美元的高瓴資本創建人。1972年出生在中國中部河南省駐馬店市的一個村庄,1989年以省狀元考進中國人民大學大學國際金融專業。1998年申請到美國耶魯大學讀研究生,曾向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捐贈888萬美元,為耶魯管理學院畢業生捐贈的最大一筆個人捐款﹔今年也向中國人民大學捐贈了3億人民幣。2005年張磊回國創辦高瓴資本公司,12年時間,高瓴資本規模從最初的2000萬美元到如今的300億美元,成為亞洲最大、業績最優秀的私募股權管理基金之一。

  高瓴資本主要投資中國的互聯網創業者與初創公司,包括第一筆投資,就把基金一開始籌集到的大部分錢投到了騰迅﹔同時還是京東的首批投資者。此外,張磊至今投資過知名中國企業還包括:去哪兒、藍月亮、Airbnb、百濟神州、蔚來汽車、愛奇藝、百麗國際等。

  作為投資人,張磊堅信三個投資哲學:“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他帶領下,高瓴從創立之初就一直致力於成為“企業的長期合伙人”,跟很多投資機構在企業IPO上市之后就陸續套現退出不同,高瓴的投資少而精,看重的公司不多,但一般持有期較長,追求長期收益。所投公司上市后,隻要業務發展前景可期,都會繼續持有。包括上述的騰訊和京東,作為騰迅的長期持有者以及京東的首批投資者,他負責為兩家公司之間的戰略合作事宜出謀劃策。

  而在今年6月人大的畢業典禮。作為校友代表,張磊返校,以《做時間的朋友,Think Big, Think Long》為題做了致辭,並為即將迎來80周年校慶的母校人大提前獻上3億元賀禮。

  面對人大的8000畢業生,他說,其實做人和投資一樣,都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做選擇。他強調要做時間的朋友。“作為投資人,我自己的感觸是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做選擇,時間自然會成為你的朋友。做時間的朋友,需要極強的自我約束力和發自內心的責任感。在多數人都醉心於‘即時滿足’(instant gratification)的世界裡,懂得‘滯后滿足’( delayed gratification)道理的人,早已先勝一籌。我把這稱為選擇延期享受成功。希望大家都能堅持自己內心的選擇,不驕不躁,好故事都是來自於有挑戰的生活﹔持之以恆,時間終將會成為你的朋友。”

  期貨行業傳奇大佬葛衛東:財富達150億元

  葛衛東通過期貨市場發家成名,現任上海混沌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雖然轉型為私募基金領域,但是其私募基金仍然主要投資在商品期貨上。

  葛衛東資歷老,操作手法凶猛,業績優秀,江湖尊號“葛老大”,2000年開始做期貨,兩次爆倉,2004年迅速崛起,成為期湖中一代梟雄,血雨腥風十幾載,自稱“沒有對手”。不過,做了十幾年的期貨交易,葛衛東卻建議投資者,倘若沒有足夠的思想准備去接受失敗,千萬不要嘗試期貨交易了,絕對不適合。

  畢竟期貨市場過分大起大落。比如2016年,葛衛東便因其混沌資管基金的業績跌幅慘重,多次被市場推至輿論的焦點。但觀察葛衛東今年的胡潤排行榜中的表現,財富相對於去年漲了25%達到150億元,名次也相對於去年提升25位至第216位,業績或許已經有所收復。

  他曾經多次介紹他的混沌理論,精髓就是結果的不可預見性和過程的可推導性。“混沌理論教育我們永遠不要高估自己,永遠對市場要有敬畏之心。影響市場的因素太多,任何一個微小的因素,都可能導致市場走勢的巨大變化。對於市場,我們需要評估的東西太多太多,我想任何一個有智慧的人都應該明白自己面對市場所決定的角色。但是根據混沌理論,有兩點是對我們投資者有利的,一是市場永遠是沿著阻力最小的方向前進,其二,我們雖然不能保証我們目前投資的結果,但我們能推測出現這種結果的大致概率。”

  葛衛東曾經分享過做期貨的三個重點:“第一,對基本面的研究﹔第二,人的洞察力——信息不是優勢,洞察力才是優勢﹔第三,心態,心理素質其實有很大一方面是天生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期貨業傳奇的:“葉大戶”“濃湯野人(林廣袤)”等並未上榜,可能是由於數據不夠公開所致。

  百億私募掌舵人裘國根:身家70億元

  裘國根是重陽投資的掌舵人,1993年以經濟學碩士學位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后加入君安証券。1996年在深圳開始自己的職業投資生涯,2001年轉戰上海,創辦重陽投資。一向低調行事的裘國根,長久以來默默地積累著個人的財富,早在2008年,早以14.6億元的身家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328位。目前重陽投資是國內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管理資產規模早已超過200億。今年裘國根夫婦則以70億元的身家上榜胡潤富豪榜。

  裘國根曾經分享過他的投資“軍規”,基金君摘取6條分享給大家:

  1. 不要過度看重短期收益率。 投資成功的第一要義是避免大虧,投資界的成功要義是“不要虧損不要虧損還是不要虧損”。高爾夫比賽中的最后贏家不一定是頻現小鳥、老鷹,但切記打爆。投資人也是如此切記打爆,大虧。 平庸和精彩交替的結果是驚人的復合收益率。

  2.不要片面理解有效市場假設。歷史和辯証地看。市場短期的有效性很低,市場長期的有效性非常高。投資者行為決定短期股價,基本面決定長期股價。投資和交易的四個層次: 看長做短、看長做長、看短做短、看短做長。

  3.不要迷信“股神”,將短期成功中的偶然因素當成必然因素。投資上沒有“超人”,不同的投資人看未來的眼力盡管有差異,但這種差異是有限的。

  4.不要用當前去度量未來。投資市場的歷史上,這樣的教訓比比皆是。目前的PE市場又是一個很好地案例。

  5.股市上的“短視”時尚。在議論和評價一個人時,遠見和短視的褒貶明確,但在股票市場,短視往往被當成一種時尚,或被簡單拔高到方法論層面。短線高手恰恰很好地利用了大眾的短視心理。

  6.將對沖簡單看成鎖定風險的手段。有效對沖必須考慮的兩個關鍵要素,阿爾法和流動性。(流動性幫助你活下來確保犯錯的時候可以調頭可以走, 很多人死掉因為流動性出了問題。 但是活下來之外還要發現預期差。)理性投資切忌成功學和陰謀論。

  同時,他還給進入資管行業的新人建議:方法+勤奮。成功的投資人需要具備一定稟賦,但更重要的是學習學習再學習、積累積累再積累, 才能在預見未來上領先別人。

  此外他表示,一個優秀的分析師需要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一定的思辨能力。優秀的投資管理人除了上述三個能力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風險偏好,過人的抗壓能力並在研究上善於借力。

  景林資產的蔣錦志:身家達30億元

  在私募界,景林資產以及它的創始人蔣錦志格外低調。如果不是它的客戶或者“圈內人士”,並沒有太多人知道。據了解,2004年成立的景林資產,目前擁有500億規模(其中300億為海外基金,200億為國內基金),客戶大多是機構客戶,是一家擁有十幾年長期優秀業績的公司,不少產品年復合收益超過20%。

  創始人蔣錦志是以其對公司的深入分析和價值投資理念聞名於業界,有著優秀的長期投資業績。蔣錦志於1992年獲得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國際金融學碩士學位,之后在深交所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1999年,他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習金融和房地產一年。2000年學成回國后,他積極進行中國股票投資,特別是在海外上市的中國概念股票,並於2004年成立景林資產。

  坐擁30億資產的蔣錦志很少公開講話,基金君找到他在五道口和師弟師妹分享的價值投資理念,他表示大道至簡,最簡單的理念往往是最正確實用,同時也是最難堅持的。分享部分精髓給大家。

  1.首先不虧錢,然后掙錢。

  2.投資中的概率論:追求確定性。散戶為什麼經常會虧錢,一個方面是不能堅持,另一個方面是不考慮上漲概率。因此我對研究員的態度是推薦最有把握、且確定性最高的幾個股票,而不是推薦一堆股票或是推薦潛在漲幅大但確定性不高的股票。我們首先要追求確定性,在此基礎上再追求盈利最大化。

  3.復利的威力:投資需要時間和耐心。如果你想一夜暴富,你就會鋌而走險,那麼盈利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相反如果能長期堅持,就算年回報率不高,最后也能取得非常可觀的收益。

  同時他還分享了他的三點投資原則。

  1.研究方法:按照投資實業一樣來研究個股,強調實地調研,追求確定性強的預期收益。

  2.深入分析公司商業模式及在產業鏈上的競爭優勢﹔注重公司長期穩定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成長性﹔密切關注公司管理團隊和公司治理結構。

  3.投資策略:堅持組合投資並適當集中投資。

  至於怎麼看公司,蔣錦志表示,歸納起來是:對成長類公司就看成長,對於資產類的公司就要看資產價值,看資產價格是不是在不停的變大。“光便宜沒用,如果這個公司管理層很糟糕,今天資產價值值十塊,明天可能會變成8塊錢,后天又會變成4塊錢,所以公司資產價值的成長非常重要,千萬不要投經常毀滅公司價值的團隊。”

  還要看看公司是否有壁壘,與其他公司相比是不是有競爭優勢,公司有沒有未來。另外,公司治理也非常重要,企業家也非常重要,中國的企業和企業家是非常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的。對於企業的長期發展,團隊十分重要。雖然我們很看重持續成長類的公司,我們也不排斥“turn around”的公司,也就是“烏雞變鳳凰”的公司。

  ……

  此外,股權私募中,同創偉業的鄭偉鶴、黃荔夫婦則身家53億元,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身家45億元,基石資本的張維身家達26億元等等,這裡基金君就不一一介紹了。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上榜富豪財富計算的截止日期為今年的8月15日,后續可能有增減情況,切胡潤是基本按照公開信息統計的,不一定准去反映中國富豪的全部身家,投資圈內也可能有些人也很有錢隱形富豪並未上榜。

(責編:閆楓、吳曉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