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券公司1.8萬咨詢公司2萬…花巨額中介費可去“大鱷”公司實習?

去某體育集團實習需要支付給中介8000元服務費,去一家知名証券公司實習需要支付1.8萬元中介費,而去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遠程實習則需要花費高達2萬元的介紹費……
近來,有中介宣稱,去証券、金融、跨國“大鱷”實習需出巨額中介費,並表示,他們推出了內推保進實習項目,學生加入該項目,他們收了費就可以讓學生參加指定單位實習。對此,專家提醒:參加中介收費內推崗位實習需謹慎。
學生反映:
實習要交1.8萬元中介費
杉達大學學生王玲(化名)想去某知名証券公司實習,與一般聯系實習的方式不同,她希冀通過中介介紹入職實習。實習為啥要找中介呢?王玲告訴記者,由於自己履歷並不出眾,之前通過正規渠道聯系過海通証券等,但都沒有成功。轉而她考慮去現在的這家証券公司,因為那家中介稱有“付費內推保進”項目,該証券公司屬於項目中的內推單位。
“實習很重要,如果自己表現突出,被實習的單位看中,正式入職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即便不能入職大鱷企業,去較知名的企業工作也就有了資本。”王玲說。
王玲說,起先她考慮找親戚朋友介紹,可她的朋友圈沒人在該証券公司工作,即便是親戚朋友的朋友,也沒有在該証券公司當頭頭腦腦。找中介純屬無奈。
“當時和那家中介談的時候是想先實習,實習之后正式入職工作,但中介表示能否正式入職工作要看學生的表現和造化。”王玲告訴記者,那家中介還告訴她去該証券公司實習三個月需要支付1.8萬元中介費。
看到中介費那麼貴,王玲猶豫了起來,原以為中介費隻要二三千元,不想中介獅子大開口,1.8萬元畢竟是筆不小數目。是去還是不去?王玲猶豫不決。最后,王玲的閨蜜勸阻了她,擔心上當受騙促使王玲沒跨出最后一步,她覺得有必要進一步弄清楚,無論如何自己不應該花冤枉錢。
証券公司:
與中介無任何業務聯系
獲悉王玲的情況后,記者與王玲想實習的這家証券公司取得了聯系,負責聯系媒體的該証券公司相關人士隨即與公司人事部門進行了溝通。在隨后的回復中,該人士明確表示,他們公司僅與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獵聘、應屆生招聘網等4家人資中介有合作,與王玲提供的中介無任何業務聯系。
“我們公司所有實習崗位全透明地放在網上,需要實習的學生可以通過網上遞交相關材料,通過審核后還要進行面試,從來沒有推出過由員工等推薦的內推崗位。”該人士還特別強調,更沒有所謂的收費內推崗位。
記者昨天在該人士的指點下,上該証券公司官網查詢后獲知,進入官網后點擊“加入我們”,再點擊“實習生招聘”,就有相關實習信息。昨天該証券公司官網顯示,共計招聘7個實習職位8名實習生,其中最近的一條招聘信息是在11月1日推出的,招聘職位是資金管理總部實習生。
記者調查:
收費中介注冊在南京
根據王玲的指點,記者在網上聯系了這家中介機構,該中介一位負責實習設計規劃的人士接待了記者。在了解了記者反映的情況后,該人士提示記者進入這家中介官網,了解付費內推保進實習項目,以及項目推出的單位、崗位和申請實習的程序等介紹,並強調他們的實習項目都是收費的。與此同時,記者在網上查詢后得知,該中介注冊地在南京,但可以幫助學生推薦上海的實習單位。
而在項目的情況介紹中,記者了解到,該中介提供的實習企業都是証券、基金、VCPE、MBB咨詢、外資行等很熱門,且很多大學生向往的企業。項目規定,進入頂級企業實習收費2.3萬元左右,進入次頂級企業實習收費1.3-2萬元。高端遠程實習收費為1.5萬元。其中推薦成功某體育集團實習收費8000元,去王玲這家証券公司實習收費1.8萬元,國際知名咨詢公司遠程實習收費2萬元。
“付費后能保証實習嗎?”記者問。“付費后一般都能進,如果不進就退款。”該人士說。記者進一步詢問,自己在本市一所民辦本科院校讀書,能否實習與院校有沒有關系?該人士明確表示“沒關系”。而在獲知記者實習的目的是想進一家知名証券公司工作后,該人士表示,他們可以通過內推的方式幫著入職實習,但不能保証入職工作。
簽協議、交錢都無需見面
翻開有關“實習生合作協議”,協議條款規定:實習期為2至3個月,如果要求實習的學生未能按約付費,中介有權拒絕提供服務。學生拒收實習單位offer、收到實習通知拒絕實習、把本協議信息透露給第三人等,不得要求中介機構退還實習推薦費用。
按照該中介的操作程序,學生願意去中介提供的單位和崗位實習,可以在“實習生合作協議”上簽字,將簽字后的協議掃描傳給中介,中介接到簽字的“實習生合作協議”后蓋公章,並把加蓋公章的協議掃描傳回學生。確定了實習協議之后,需要交20%的定金,入職實習當天支付尾款。如果不能入職實習,全額退款。所有款項通過支付寶支付。
了解了該中介的情況后,記者又從人才市場、獵頭公司等處了解到,為大學生提供中介實習服務收取高額費用的企業並非隻此一家,而且收費也不一樣,其中最貴的中介推出的外資行,一份實習offer 標價在5萬元以上,而推薦外資咨詢公司,最貴的實習offer標價超過4萬元。
[人資專家提醒]
中介內推崗位很大程度是噱頭
去“大鱷”實習關鍵還要看能力
那麼,該中介所指的內推崗位可信不可信呢?上海人才市場一位資深人資專家告訴記者,單位對待學生實習目前有兩種做法,一種是不實行內部推薦做法,僅採用公開招聘方式招聘。另外一種是在公開招聘的同時,允許甚至鼓勵企業內部人員、同事推薦,但採用“內推”的單位都不會向被推薦的實習生收取中介費或服務費。
這位專家分析,實習生眼中看來很神秘的內推崗位,其實沒有學生包括學生家長想象的那麼神秘、復雜。“簽了協議后,中介會幫著學生投簡歷,通過后中介會對學生進行入職實習前培訓,學生某個環節沒通過,未被實習單位錄用,中介就會退錢給學生。若全部通過,中介會把功勞全部記在自己 ‘內推’頭上,從而名正言順地收取中介費。”
中國科技大學畢業的丁曉(化名)告訴記者,他曾經就考慮通過內部推薦去摩根士丹利、微軟、谷歌遠程實習交流,並獲得了這些企業的實習offer。上述跨國知名企業實習申請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己投簡歷給心儀公司,另一種是“內推”,但“內推”並不交錢給中介,“內推”是由他認識的在這家公司工作的學長,通過學長把他推薦給要實習的公司。他說認識的人“內推”的好處就是可以免去筆試,直接進行面試,但都不收費。
人才市場這位人資專家提醒,中介機構推出的所謂內推崗位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噱頭,要去“大鱷”實習,關鍵看你的能力。學生應該了解真相后作出慎重抉擇,千萬別花冤枉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