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得碳谷/年產6.6萬噸高性能碳纖維項目”落戶榮成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11月28日,由康得集團、康得新集團、山東省榮成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資建設的“康得碳谷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6萬噸高性能碳纖維項目”奠基儀式在榮成開發區隆重舉行。威海市委副書記、市政府代市長張海波,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善義,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傅向升,哈爾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趙國剛,威海市人大主任王學文,政協主席高旭光,市委副書記霍高原,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王清,榮成市委書記江山,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劉昌鬆,市人大主任呂劭偉,市政協主席戰大海,市委常委、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張宗濤,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於登雲,國家開發銀行山東省分行副行長王磊,中國銀行山東分行副行長景在倫,中航復合材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曹正華,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院副總師章駿,國家開發銀行評審二局六處處長俞曉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306所副所長張天翔,航天海鷹特種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志強,意大利MAE公司董事長Mark,美國HAPER公司總裁Tom,康得、康得新集團董事長鐘玉、CEO徐曙女士,康得碳谷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王永生,康得集團副總裁王建麗等共同見証了奠基儀式。
出席典禮的還有來自威海市康得碳谷科技項目推進領導小組單位主要負責人,各區、鎮街道主要負責人,榮成經濟開發區機關干部,及上海商飛、中航復材、意大利MAE公司、美國HAPER、上海復材、三一重能、國金汽車、廣汽、華晨、吉利等合作伙伴,中科院、航天科技集團703所、中國化纖協會、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研發機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界代表,投資及媒體界代表共計600多人。
全體領導奠基培土照片
全球碳纖維工業化的時代正在到來,已是全球共識。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碳纖維制造巨頭紛紛計劃擴大產能。日本東麗計劃將其現有2.2萬噸產能到2020年增產至5.8萬噸,而德國SGL現在的產能是1萬噸,它到2020年增產達到4萬噸。“康得碳谷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6萬噸高性能碳纖維項目”由康得集團、康得新集團、山東省榮成市人民政府雙方共同出資,項目總投資500億元,佔地6660畝,分五期建設。建成達產后,年產高性能碳纖維6.6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原絲16.8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3萬噸,預計年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將打造世界級“碳谷”,將在碳纖維未來的企業競爭中搶得先機,全面推動碳纖維輕量化生態平台發展。
奠基儀式上,威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海波在致辭中說,威海市緊緊圍繞著新舊動能轉化,大力實施產業強市,工業帶動、突破發展服務業,堅持產業為王,項目為王,企業為王,聚焦區域,聚焦產業,聚焦政策,著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推動產業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發展,碳纖維復合材料就是威海市重點打造的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聚集了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康得集團是新材料行業的領軍企業,將碳纖維生產基地落在威海,將為威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增添力量,為威海加快新舊動能轉化注入活力。
康得、康得新集團董事長鐘玉致辭時表示:“在中國大陸太陽最早升起的地方——美麗的海濱城市榮成,大家共同見証中國碳纖維產業從站起來到強起來、再到領軍世界的這一歷史性時刻,康得碳谷項目可以用六個字概括:天時、地利、人和。
所謂天時,指碳纖維的工業化時代正在到來。碳纖維從之前體育休閑、軍用高端等領域,如今已經廣泛應用到民用航空、新能源電動車、風力發電、高速列車等領域。預計2020年,中國碳纖維的需求量將超過11萬噸,未來5年,全球碳纖維的總需求將有60%的缺口,全球國際大廠都在提升產能,擁抱這個時代。從2013年開始,康得、康得新成功打造了全球唯一的碳纖維輕量化生態平台,實現了碳纖維從原絲到碳絲,再到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研發、設計、生產的全產業鏈。一是實現了高端化,中安信於去年8月投產,年產5100噸原絲、1700噸碳絲,是我國單體規模最大、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目前T700、T800、T900、T1000均實現穩定量產,良品率達到97.5%,是全球第三家能夠實現T800級24K原絲到碳絲規模量產的企業,完成中國四十年的突破,實現了中國碳纖維走向高端化。二是走向生態化,康得集團在廊坊建立了康得復材工業4.0版智能化碳纖維車體及部件制造工廠,將年產5萬輛新能源汽車碳纖維車體、150萬件碳纖維部件,近年來,寶馬開發出全智能化生產的高速成型工藝,4分鐘生產一個碳纖維部件,我們隻需2分鐘﹔由康得新集團投資3000萬歐元,在原慕尼黑工大實驗室級研發中心基礎上,建成採用全套國際一流裝備、面積3000平米的工業級康得新歐洲復合材料研發中心已於2017年6月6日在德國慕尼黑投入運營,成為中德兩國汽車輕量化國家級創新中心﹔此外,康得新還與擁有規模化生產碳纖維部件設計經驗的德國雷丁公司合資建立康得新-雷丁歐洲汽車設計中心,以最先進的理念及技術開拓輕量化之路。碳纖維輕量化生態平台帶來強大競爭力,目前已經為中國53家車廠進行新能源電動車及汽車輕量化的設計,未來將會規模量產,與寶馬、奔馳、奧迪、沃爾沃進行碳纖維設計,未來將會全球供應,這些為康得碳谷項目帶來雄厚的市場基礎。57家車企將會帶來中國新能源電動車的輕量化未來,預計2020年,中國汽車輕量化碳纖維的需求將超過5萬噸。高端化、生態化的助力下,本項目的投資走向規模化,將對中國工業與各個產業發展,形成重要的戰略支撐。
地利,榮成市政府在打造良好的產業環境、政策環境、行政效率環境和宜居環境,這裡是人杰地靈的美麗城市,也是我的故鄉,我的父輩曾經在這裡戰斗過,多年我一直想回報家鄉,這次終於實現這一夙願。
人和,本項目同時受到國家相關部門領導、大專院校、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這個項目不僅屬於康得,屬於榮成,而且屬於中華民族,屬於世界。(牛廣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