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劉鬆林:人工智能將讓人們享受美好生活

2017年12月21日13:35 | 來源:人民網-產經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董菁 覃博雅)人工智能是目前最火的行業術語,但對於多數消費者的體驗而言,距離還是有些遙遠。20日在京舉辦的2017第一財經數據盛典上,科大訊飛消費者事業群副總裁劉鬆林向人民網記者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身邊的諸多應用,描述了人工智能產品讓消費者們享受美好生活的未來。

劉鬆仁指出,隨著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人工智能其實已經“深入尋常百姓家”。以目前流行的科大訊飛輸入法為例,基於大數據和雲計算的人工智能使其能嵌入翻譯22種方言和日韓法西等外語,消費者每天使用該輸入法進行交互的次數達到40億﹔又如集成控制音響、IPV機頂盒等設備的“小翼”,讓消費者躺在沙發上說句話就能實現“智能家居”﹔消費者們駕車時通過語音就可以進行導航、聽音樂、打電話,解放了雙手,增加了安全系數......發現記者使用手機錄音有些不方便,劉鬆仁就笑言“例子來了”——該企業馬上要出一款即插即用的手機語音轉文字外挂“小耳朵”,並考慮根據記者的建議加裝內存。

除了日常生活和出行所需,人工智能在司法、醫療和智慧城市方面的應用也大有文章,而這些層面上的獲益終將反饋到老百姓身上。劉鬆林對記者介紹,今年3月,科大訊飛與最高檢和最高法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打造中國的“司法超腦”——基於大數據和雲計算,三四線的檢察官和法官可以輕鬆通過人工智能進行輔助量刑,在知識存儲和檔案參考上與一流水平的法官和檢察官相當﹔8月,科大訊飛在安徽成立全國首家智慧醫院和首個人工智能輔助診療中心,僅看片准確率上就達三甲水平﹔此外,科大訊飛正為杭州進行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

這些圍繞在身邊的人工智能是怎麼出現的?劉鬆林分享了集思廣益的心得。一方面,他們專門成立消費者事業群,針對消費者需求來研究技術和服務的提升﹔另一方面,自2010年起面向全社會提供了免費的人工智能開放平台功不可沒。無論是個人還是創業團隊,均可在平台上免費使用語音合成、識別、人臉圖像等技術來開發應用產品。截至目前,該平台已聚集近50萬開發者。此舉不僅促進了企業自身產品的創新升級,還帶動了人工智能在社會層面上水平的提高,對人工智能的產品化有著助益作用。

劉鬆林在暢談人工智能與消費的關系時展望道,給每個人打造一位“千人千面”的人工智能助手,讓人們更好地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美好生活,將會是未來生活的美好場景。

(責編:覃博雅、董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