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高峰期全市限行外地車 深圳個人車牌成“全國最貴鐵皮”

2017年12月26日16:58 | 來源:人民網-產經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2月26日電 (記者 覃博雅)據深圳特區報報道,在12月25日結束的今年最后一期深圳市小汽車增量調控競價上,深圳個人車牌最低成交價為82500元,平均成交價為95103元。相比之下,同期上海個人車牌競拍平均成交價為92848元,意味著深圳個人車牌價格在歷史上首次超越上海,成為全國“新貴”。

有網民調侃稱,現行的機動車號牌國標尺寸藍牌和黑牌規格是440mm×140mm,一輛車的兩塊車牌面積為0.1232平方米,即每平方米價格為77.19萬元,堪稱“全國最貴鐵皮”,豪宅地皮相較而言也是望塵莫及。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8月的個人車牌最低成交價還只是49300元,平均成交價也只是達到了51282元,僅為目前價格的一半左右——雖然這也分別創下了深圳車牌啟動競價以來的最高紀錄和此前兩年的最高成交價紀錄。

公安部交管局供圖

深圳、上海成交價連連破紀錄

根據公安部交管局官網提供的數據,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04億輛(含汽車2.05億輛),與去年底相比,增加938萬輛,增長3.18%﹔機動車駕駛人達3.71億人,其中含汽車駕駛人3.28億人。

從新增數量的最新數據上看,2017年上半年汽車新注冊登記量達1322萬輛,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國有49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23個城市超過200萬輛——北京、成都、重慶、上海、蘇州、深圳等6個城市超過300萬輛。

在上榜的城市中,除了平均883人搖號“搶”一個號牌的北京外,滬牌的拍賣價格已經連續半年維持在9萬元以上,在此次被深圳超越之前頻頻刷新國內最高紀錄﹔深圳個人車牌平均成交價長期在25000萬至5萬元間徘徊,但近4個月來價格漲幅以每月萬元遞增﹔作為“200萬+”中最接近“300萬+”的城市,個人最低成交價為24000元,今年最后三個月呈現“三連跌”走勢﹔杭州最后一次競價中,個人最低成交價為42300元,平均成交價為44887元,雖然略升,但比起8月的“破五”已低得多﹔廣州12月個人車牌競價最低成交價為 18000元(報價人數34人,成交32人),平均成交價為 32312元,比11月略降。

需要指出的是,深圳在獲得個人車牌新晉“冠軍”的同時,把單位車牌的競價也抬高了。深圳本期單位車牌競價最低成交價67000元,平均成交價71070元——以今年1月最低成交價15000元和平均成交價18952元為基准,年內漲幅高達275%,實際已超過個人車牌漲幅。此外,根據當地規定,上海車牌若放棄使用可以按市場價回收﹔而深圳規定指標半年內必須更新,否則作廢。

外地車輛限行刺激深圳車牌價格飆升

作為中國最早進行私車牌照拍賣的城市,上海車牌競價屢屢破紀錄並不奇怪,為何深圳此次后來居上?對外地車牌的限制,刺激了深圳市民對本地車牌的需求,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為“深圳向更好標准邁進、為全國城市空氣治理樹立標杆”的規劃目標和根據深圳市汽車尾氣治理工作的要求,深圳進一步加強了針對外地車輛的限行力度。深圳交警部門對媒體表示,考慮到甚至實施限購后對外地車的使用仍保持高增長態勢——即便擴大非受限區域也沒有放緩的實際情況,今年8月起,非“深”號牌載客汽車高峰期限行區域擴展至深圳全市范圍,違者將按照沖禁令予以300元的處罰,並記3分。

駕駛一輛“每天高峰期均不能出行的汽車”,對於多數駕駛者而言,顯然是難以接受的。

另一方面,僅從競價和搖號人數來看,8月份以來,深圳個人車牌搖號參與人已增加了13.8萬,而到10月份,實際參與競價的人數近乎增加了一倍。愈發增長的需求顯然更加促使價格飆升。

值得注意的是,日漸高企的車牌價格,加上深圳新出台的補貼政策(《深圳市2017年新能源汽車 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規定“申請電動小汽車增量指標無需再去搖號”),將利好新能源汽車在當地的推廣。

(責編:覃博雅、董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