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A股不斷成熟 去散戶化不符合國情?
2017年,90后集體告別了未成年時代。同樣為90后的A股,在這一年也不斷成熟穩重。以上証綜指為例,2017年全年振幅13.98%,創開市以來最低波動率。
從全球股市來看,A股有一定漲幅,全球范圍內不是墊底﹔從上市公司層面來看,A股全年有436家企業上市,遠超美國﹔從投資者數量來看,2017年期末又創新高,達到近1.34億戶。
A股整體漲幅差強人意,券商“押中”藍籌股
2017年12月29日,上証綜指以尾盤3307.17點收紅,告別了震蕩向上的一年。與2016年12月30日的3103.64點相比,上漲了203.53點,漲幅6.56%。相比上証綜指,深証成指的漲幅要大一些,全年漲幅8.48%。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對標普500、日經225、富時100等全球13個主要市場指數漲跌情況梳理的結果顯示:恆生指數以漲幅35.99%排名第一,納斯達克指數、道瓊斯工業指數、韓國綜合指數等漲幅也超過20%,深証成指漲幅位居第十,上証綜指漲幅墊底。
為何恆生指數漲幅能傲視全球?前海開源基金公司執行總經理楊德龍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分析說:“港股與美股的聯動性很強,美股不斷創新高,吸引國際資金到港股掘金。此外,出於避險需求及尋找更優質標的的因素,大量內地資金通過滬港通、深港通等渠道進入港股市場。加之2017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也是推動港股走高的一個事件性利好因素。”
盡管2017年深証成指和上証綜指漲幅並不高,但相比2016年全年這兩大指數19.64%、12.31%的跌幅,還算差強人意。
“2017年A股市場價值投資回歸主流,是大勢所趨,也是証監會等監管機構在引導市場回歸本源,強化行業監管,打擊內部交易,服務實體經濟等舉措下的必然結果。”北京博睿達鑫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杰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展望2018年上半年,市場價值投資還會成為主流,上証指數預計還會在3200∼3500點之間形成箱體震蕩。”
與券商對2016年市場預測紛紛打臉相比,他們2017年的預測總體上靠譜一些。以上証綜指為例,最樂觀的招商証券看高至3800點,比較悲觀的廣發証券看低至2750點。而2017年上証綜指的真實走勢區間為3016.53∼3450.49點,預測值與真實值差距也不算太大。
相比區間預測,券商在板塊攻略方面“押”中大藍籌和新興產業龍頭股,這些也成為2017年最賺錢的板塊。《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此前曾統計的以上証50為代表的藍籌股與以中証1000為代表的中小創走勢就顯示,分化極其嚴重。
多數機構研究報告預測,2018年藍籌股主導行情將繼續深化。不過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尹中立認為:“藍籌股在2018年將盛極而衰,中小市值股票將否極泰來。藍籌股可能還會再走一段強勢行情,但支持它走強的因素已經弱化。”
廣東浙江江蘇三省佔IPO半壁江山,民企數量遠超國企
盡管A股漲幅在世界范圍內並不出色,但2017年A股IPO數量遠超美國。
根據最新《安永全球IPO市場調研報告:2017年回顧及2018年展望》顯示,2017年全球共計1624宗IPO,大中華區IPO數量繼續保持領先,深交所222宗IPO,上交所214宗IPO,香港地區(主板和創業板)完成160宗IPO﹔而同期美國市場共有174宗IPO,其中有25家為中國企業。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梳理Wind資訊數據發現,排除招商公路(001965.SZ)和上海環境(601200.SH)兩家重組上市企業,2017年A股市場共有436家企業IPO,創下歷史紀錄,實際募資總額為2301.09億元。
在所屬板塊方面,滬市主板為216家,深市主板為0家,中小企業板為81家,創業板141家。
在行業方面,排名第一的是制造業(包含醫藥、食品、石油化學等)有305家企業,佔比69.95%,募資總額1507.03億元,佔比65.49%﹔排名第二的信息技術業(包含計算機、通信等)有50家,佔比11.47%,募資總額198.92億元,佔比8.64%﹔排名第三的社會服務業(包含科研、租賃等)有29家,佔比6.65%,募資總額108.64億元,佔比4.72%。此外,金融保險業雖然隻有5家企業上市,但募資總額145.78億元,佔比6.34%。
在所屬省份方面,廣東86家企業首發融資521.23億元,浙江74家企業首發融資486.46億元,江蘇59家企業首發融資303.50億元,位居前三名,這三省的IPO企業數量佔全國比例50.23%,融資總額佔全國比例56.98%。安徽、重慶、河北、河南等22個省份IPO企業少於10家,其中黑龍江、寧夏、吉林和西藏4個省份為1家,山西、內蒙古、青海和廣西4個省份為0家。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還發現,這436家IPO企業以政府、國企、社會團體等為控制人的企業僅33家,佔比為7.57%﹔以自然人為實際控制人的企業有399家,佔比為91.51%﹔沒有實際控制人的企業有4家,佔比為0.92%。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經歷了2013年IPO停發后,近幾年民營企業保持了快速的上市步伐,每年新增的上市公司中民企佔比都超過80%。2017年全年上市公司中民營企業佔比超過九成,這說明民營企業佔A股上市公司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已成為A股市場的重要力量。”
2017年12月29日,証監會在官網答復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4168號(經濟發展類258號)提案,稱:“我會保持定力,適當加快新股發行節奏,不斷健全新股發行常態化機制,著力化解存量。”這被一些市場人士解讀為2018年仍會適當加快新股發行節奏。
不過,安永審計服務合伙人楊淑娟認為,隨著發審委合並、IPO審核趨嚴,2018年上市企業質量將進一步提升,這有利於大陸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2017年12月12日,証監會副主席姜洋亦公開表示,嚴把審核質量關,推動更多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防止“病從口入”。
財經評論員曹中銘稱:“新一屆發審委自2017年10月17日正式履職以來,審核從嚴、IPO審核通過率低是其給市場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數據顯示,2016年,IPO審核通過率為89.36%﹔2017年前9個月IPO審核通過率為80.99%。而到12月19日的兩個月,新一屆發審委共審核了82家公司的IPO申請,通過率僅為57.3%。”
自然人投資者高達1.33億戶,A股去散戶化不符合國情?
在A股IPO企業數量不斷創紀錄的同時,投資者數量也在不斷大幅增加。中國証券登記結算公司官網顯示,2015年期末投資者數量為9910.54萬戶,2016年期末為11811.04萬戶,絕對值增加了1900.5萬戶,增長幅度為19.18%﹔截至2017年12月22日,投資者數量為13375.88萬戶,比2016年增加了1564.84萬戶,增長幅度為13.25%。
在這13375.88萬戶投資者中,自然人投資者(個人投資者)有13339.86萬戶,佔比99.73%:非自然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36.02萬戶,佔比0.27%。
佔絕對比例的個人投資者,使得A股具有嚴重的“散戶市”特征,即“牛市一哄而上,熊市一哄而散”。《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注意到,近些年來,一些專業人士一直呼吁A股去“散戶化”,向美股等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導的市場學習。最近,隨著A股的嚴重分化,機構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不少個人投資者虧損嚴重,有關“散戶離場”和“去散戶化”的爭論再起。
對於一些機構“散戶將逐漸被趕出市場”的斷言,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尹中立認為,“這些推論不符合國情。”
北京博睿達鑫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杰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說:“2017年6月,証監會已經出台《証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旨在加強投資者教育,強化廣大投資者特別是佔據投資者主要比例的廣大散戶投資理念與風險意識,提升廣大券商、基金等中介機構的服務意識與職業水平。從未來看,資產管理行業將會成金融行業重要發展方向,無論是銀行與信托行業的私人財富中心,還是券商與基金行業的資產管理,將會是主流趨勢。”
他認為,隨著未來社會閑散資金形成規模化機構化管理,A股也會經歷一個去散戶化的過程,“但是從目前我國A股投資者分布數量與投資者投資理念及風險意識教育來看,這個過程將會持續3∼5年時間。”(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2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