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劉永好:新型農民是實現鄉村振興關鍵所在

2018年03月05日08:28    來源:証券日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時下正值兩會時間,連續26年在3月份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兩會的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今年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又帶來了6項提案。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當天,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他表示,今年帶來的6項提案,主要圍繞精准產業扶貧,鄉村振興,冷鏈物流發展,企業家精神,加快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鼓勵和支持規模化、集約化養豬等。

其中,談到鄉村振興時,劉永好表示,“農村勞動力空心化”已經成為制約現代農業發展以及鄉村振興的主要問題。

而經過深入調研,劉永好稱,近年來,大量的農村青壯年放棄家中農田選擇進城務工,大批農業相關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由於農業收入較低,而轉行從事城市產業,今天不少地區的農業生產已由留守的中老年人來完成,農村普遍存在人才留不住、引不來的現象,改變這種空心化的格局,為鄉村振興持續輸送人才,是今天發展現代農業必須要解決的最重大的事之一。

提160余項提案議案

1993年,劉永好作為民營企業家代表當選第一批政協委員,至今已經參加了26年全國兩會,每年的提案和議案均不低於6項,據不完全統計,加上今年兩會提案,劉永好累計提案和議案已經超過160項。

對於20多年的兩會感悟,劉永好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我做了10年的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又在政協做了四屆。我們的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要不負使命,做一些我們該做的事。那做些什麼事呢?我想,提案和議案建議,就是表達使命感的一個做法。”

劉永好回憶說,“小時候家裡很窮,經濟條件很差,家裡五個兄妹,隻靠父親一個人掙錢,我小時候幾乎沒穿過新衣服,長到20歲幾乎沒穿過鞋。每天要赤腳在公路上走,夏天太陽一晒,柏油路粘腳,燙得不得了。我的腳比較大,44碼,就是那個時候練成的,一般玻璃渣子扎不進去,特別厚。”

“改革開放這幾年來,我辦了企業,一步步發展,新希望是中國最早一批私營企業。1995年,我們被國家工商局評為中國私營企業550強的第一位。今天我們有幾萬員工,有上千億元的銷售額和差不多百億元的利稅,可以說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劉永好表示:“我和一批民營企業家一樣,對這個時代、對黨和政府改革開放的政策由衷地感激,因為沒有改革開放,不可能有我們的今天。”

劉永好稱:“新希望有這個職責,有這個能力,我們有幾百個工廠,幾萬名員工,我們對中國‘三農’領域,特別是畜牧業、養殖業、肉蛋奶行業特別熟悉,我們把想到的東西,結合國家發展的格局,通過提案這種方式,向政府、向相關部門提出來,我覺得這是一種職責。”

據《証券日報》記者了解,新希望每年大小合同上百個,劉永好隻行使簽字的權利,而沒有過問每個合同的具體情況,但作為兩會提案,劉永好則是親力親為,每個提案都親自調研親自改寫。

而過去這些年,無論提交多少提案,劉永好的提案大都圍繞著三方面的內容:第一、有關民營企業健康成長﹔第二、有關社會責任和擔當﹔第三、有關新農業的建設和現代農業的發展,包括扶貧事業等。

5年培養10萬農技員

在劉永好看來,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取得了輝煌的成果,城市與鄉村面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相對於城市的高速發展,農村的建設和發展還有相當的不足。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方式“小、散、亂”的特征依然顯著。由於從事小規模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與城市務工收入存在較大的比較劣勢,近年來,大量的農村青壯年放棄家中農田選擇進城務工。大批農業相關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由於農業收入較低,而轉行從事城市產業,這對農業本來就缺乏技術人員的格局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今天不少地區的農業生產已由留守的中老年人來完成,這一現象被稱為“農村勞動力空心化”,已經成為制約現代農業發展及鄉村振興的主要問題。

劉永好認為, “一大批有文化、受過培訓、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的新型農民或農技員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完成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

為此,劉永好建議國家研究、制訂並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勵農業類大中專畢業生重返三農領域。創造條件讓正在接受培養的農業人才回歸農業和堅守農業﹔建議國家出台系列政策,制訂適應現代農業需求的新農民、農技員的培養計劃﹔建議國家高度重視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將之定為百年大計,並動員、集合社會力量,尤其發動一批涉農企業共同參與新農民、農技員的培養、培訓。

“新希望集團計劃用5年時間,聯合一批優勢涉農企業,為社會培養10萬新農民、農技員,助力鄉村振興。實踐表明,企業的參與,既能讓培訓覆蓋面更廣,也能讓教學與實踐相結合,還能對新農民的創業項目或產品從產業鏈的角度進行對接和支持”,劉永好表示。

據記者了解,新希望集團和劉永好憑借幾十年如一日扎根農業、堅持創業創新的工匠精神,贏得了汪洋副總理的“點贊”。而在2017年,新希望集團的營收保持了16%的增長,全年銷售目標超過千億元。

回顧2017年,新希望動作頻繁。先成立了兩隻百億元基金,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集團又入選了國家第二批雙創示范基地﹔同時,抓住消費升級,新希望集團聯合淡馬錫、中投海外、啟承資本等投資者完成了對澳大利亞本土最大的寵物食企(真誠愛寵公司)的收購﹔去年,新希望乳業發起IPO申報,准備迎接資本市場新征程。 (夏 芳)

(責編:覃博雅、董菁)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