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暖風頻吹 行業起步階段避免追高偽概念股

工業互聯網概念股昨日表現強勢,板塊大漲3.17%,海得控制、用友網絡、啟明信息等繼續漲停。不過,有分析人士表示,工業互聯網概念股連續大漲得益於政策支持,但上市公司相關業務還相對分散且多數處於起步,講業績貢獻則為時尚早。
盡管該板塊有望成為2018年A股的投資主題之一,但未來相關概念股大概率分化,建議可關注符合政策方向,且又有實際業績支撐的個股,避免追高偽概念股。
工業互聯網迅速崛起主要是政策春風頻出,加上市場風格開始轉換,使得資金開始關注工業互聯網投資主題。
中金公司分析師盧婷表示,自2015 年以來,在國家層面已密集提出多項政策支持制造業升級。
近日,工業部發布《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關於設立工業互聯網專項工業組的通知》,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引發了市場的投資熱情。與此同時,經國家發改委批復,近日海爾COS-MOPlat成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集成應用示范平台”,這是全國首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平台。
“工業互聯網題材算是對過去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概念的升級,這個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的。在中國制造2025提出后,市場首先關注的是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相關的上市公司股價也出現大幅上漲,比如沈陽機床、科大智能等。現在是進入中國制造2025的另一個階段,就是工業互聯網。因此,僅從政策角度看,工業互聯網應該是今年A股的主題投資機會之一。”深圳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券商分析師表示。
部分企業短期難以盈利能力對標
如果從上市公司業績面以及產業鏈分布來看,多數企業相關業務還處在早期,短期難以從盈利能力來對標。因此,過熱的工業互聯網概念股不一定是績優股。
廣發証券分析師羅立波指出,無論是工業互聯網還是工業4.0,它們的核心都是將互聯網深度參與到制造業過程中去,實現制造業智能化,大幅提高生產力。工業互聯網產業鏈較長,涵蓋了工業裝備、工業物聯網、工業軟件、工業大數據、工控安全等產業。產業鏈內部發展相對獨立,且不同行業間的工業企業差異較大,格局比較分散。
因此,投資者對工業互聯網概念股的業績期望不宜太高。即使全球發展相對成熟的GE、西門子等,工業互聯網業務的業績貢獻並不明顯,業務收入佔總收入比均低於15%。GE近兩年對工業互聯網平台的投入高達30多億美元,去年相關業務收入40億美元,同比增加12%,訂單量為52億美元,同比增長27%。但何時能實現盈利依然是未知數。
分析
具備平台能力的個股受益最大
有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工業互聯網規模為5700億元,並預計至2020年突破萬億元。
專業人士指出,預計未來還會有各項扶持政策出台。而從個股投資來看,伴隨政策的不斷落地,產業有望迎來發展良機,其中,具備平台能力的個股受益最大。
在資本市場上,多家工業互聯網概念標的自2017年初以來的漲幅也遠超同期指數,以用友網絡、匯川技術為代表的公司累計收益率超過60%,同期上証綜指僅上漲5%。東土科技過去5個交易日,股價累計上漲了48.61%。
有分析師表示,考慮到國內制造業企業自動化改造需求強勁,未來的投資機會有望圍繞工業以太網、傳感器、機器視覺和工業機器人等方面展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