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大家手筆)

李義平

2018年03月07日0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習近平同志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如果思維方式還停留在過去的老套路上,不僅難有出路,還會坐失良機。這指明了新時代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的基本特征。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必須深入理解和把握這個基本特征,創新思維方式和發展模式,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經濟總量較小、基礎薄弱,但經濟發展空間大、要素成本低、后發優勢明顯,具備實現高速增長的客觀條件與環境。我們黨及時有效地利用這些有利因素,推動經濟長期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取得巨大發展成就。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發展如同人的成長。如果說經濟高速增長階段好比是人在成長過程中長身高的階段,那麼,高質量發展階段就好比是強身健體、長肌肉的階段。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所面臨的客觀條件與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方面,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經濟結構不合理、低端產能過剩、資源環境約束趨緊、人口紅利減少、經濟發展的后發優勢遞減等問題凸顯,迫切需要採取切實措施解決突出問題,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持續健康發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發展不同於經濟增長。經濟增長通常指經濟總量增長,而經濟發展的內涵更為豐富。高質量發展不僅包括一般所講的產品質量提高,還包括產業層次提升、產品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合理、資源配置優化、資本邊際效率提高,進而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增強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因此,必須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來提高發展質量。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從國際經驗看,一個國家發展從根本上要靠供給側推動。一次次科技和產業革命,帶來一次次生產力提升,創造著難以想象的供給能力。”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和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真正實現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是經濟發展客觀規律使然,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們必須從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慣性思維和做法中解放出來,深刻認識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傳統模式已經走到盡頭,不僅不利於資源有效配置,而且無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因而必須轉變發展方式,淘汰落后產能,努力創造更加有利於創新發展的制度安排和各方面條件。為此,要構建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准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體系、政績考核體系,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斷提高我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07日 07 版)

(責編:覃博雅、朱傳戈)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