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應和代表:脫貧攻堅路上的“拉車牛”

人民網記者 楊麗娜 趙娜

2018年03月12日07:50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3月10日上午,習近平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說,“我們需要千千萬萬像老馬同志這樣的基層干部,發揮共產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結合實際把黨中央的精神貫徹落實好,把各項工作做好。”在貴州惠水縣濛江街道的新民社區,也有這麼一位“甘為孺子牛”的“老羅”。他叫羅應和,是新民社區的黨支部書記,也是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過去,羅應和生活在貴州省貧困程度最深的麻山、瑤山、月亮山的“三山”地區,屬於不通水、不通路、不通訊的“三不通”地帶。大山深處,群眾生活困難,住房簡陋,生計難以保障。這次來京參加全國“兩會”,羅應和帶來了幾張對比鮮明的照片:一張是羅應和曾經的家,大山裡破舊的木瓦房﹔另一張則是他在經開區的新家,一棟棟嶄新的五層樓房排列在路邊,外牆上“幸福樓”三個字格外惹眼。

“基層工作開展不易,基層干部更是嘗盡酸甜苦辣。”當被問及有沒有累到想要放棄的時候,羅應和以牛自喻,“就像一頭牛,隻要在這個崗位上,哪怕就是費了‘九虎二牛’之力,也要把這個車子拉到位。”

四張照片:昔日深山居不易,今日幸福好生活

2015年12月2日,貴州省新一輪易地扶貧搬遷在惠水啟動。然而即使政策優厚,易地搬遷的過程也並不那麼順利。“村裡有些五六十歲的老人,他們思想比較守舊,顧慮較多。”除了擔心生活不如以前、很難適應新的環境、找不到工作干,她們最擔憂的就是“死了怎麼辦”的問題。老人們的舊觀念裡,在農村故去可以找到幾平米的土埋。羅應和和扶貧干部們就給老人們做思想工作,說明易地扶貧搬遷能享受到什麼,介紹殯葬改革制度已經逐漸深入到農村,“要為子孫后代造福嘛。”有的人顧慮“土地怎麼辦”的問題,羅應和就將“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政策跟大家講清楚,大家明白了以后就像吃了“定心丸”。“因為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你不跟他說清楚,他就會很擔心。把這兩塊一做通,他就沒什麼想法了,就能搬了。” 2016年3月,作為惠水縣第一批搬遷群眾,羅應和與來自58個村寨的1109戶4685個村民們一起,搬到了離惠水縣城10公裡的經濟開發區,搬進了家具齊全的新家。

左側兩張照片是羅應和曾經的家和現在的新家,右側兩張照片是老人、孩子們在社區活動中心娛樂、學習。四張照片的背后,是羅應和及鄉親們越過越紅火的日子。 圖片由羅應和提供

在和記者談到村民們搬遷后的生活時,羅應和說,社區規劃建設了幼兒園、小學、文體廣場、社區服務中心等,“我們建立社區跟村級管理的模式一樣,發動群眾參與公共事業的建設,減輕開支的同時還能增強群眾交流。”與此同時,黨支部建在小區,黨小組建在樓棟單元,以建互助會的理念來管理,構建和諧的鄰裡鄰居關系。“社區甚至沒有一家說要安防盜窗,民風民俗和以前一樣淳朴。”羅應和補充道。

一個例子:搬遷只是手段,扶貧必先扶智

“搬遷只是一個手段,要脫貧致富才是硬道理。”羅應和強調,“那麼我們就要考慮搬出來以后如何脫貧又不返貧的問題,我們下了很大的決心,也尋找了很多途徑。”

第一個是抓就業。“隻要他就業了,就有收入,”羅應和舉例說,“比如每一戶隻要有一個人就業,那麼每個月的工資最少在2000元以上,脫貧就可以有保障。針對那些有兩三個勞動力的家庭,如果能夠全部就業,不要說脫貧了,可能很快就富起來了!去年我們做了摸底調查,發現每戶有一人就業的,年收入最少在27000元以上。有三人就業的,基本上年收入可達9萬多元。”

扶貧必先扶智。社區支部開辦了“新時代講習所”,首先通過 “人生講堂”等形式改變怠惰的思想。羅應和舉了一個例子,2016年搬遷來的王華平,家有六七十歲的老母和35歲的弟弟,卻終日無所事事,每天喝酒,等著拿低保。經過羅應和的提點和鼓勵,王華平進入了“人生講堂”和“移民夜校”培訓班,學會了電工技能,並被推薦到就近企業上班。一年后,他的工資存款已有3萬余元。

兩年來,“移民夜校”舉辦基礎教育學習、崗前培訓、電工培訓、廚師培訓、美容美發、計算機培訓等活動共108期5682人次。社區居委會注冊成立了“移民后續勞務服務公司”,成功推薦了3000多人在縣內就業。“我們提倡在縣內就業,可以避免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無人照顧的問題,但同時也鼓勵有能力的人去省外務工。”

據介紹,貴州省在惠水縣開展了“五個三”改革配套試點:搬遷移民原來的林地、宅基地、承包地“三地”不僅能拿到國家補助,社區還成立了移民后續扶持發展公司,盤活這些資源、出資進行流轉﹔統籌就業、就學和就醫“三就”,徹底解決搬遷群眾的后顧之憂﹔銜接低保、醫保和養老保險“三保”,有效解決搬遷群眾最為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

兩種情緒:甘為孺子牛 基層干部的淚水與笑靨

在採訪中,當說到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的艱辛,想起自己曾經的疲憊時,羅應和的眼圈紅了。而在提到鄉親們收入增加、生活慢慢得到改善的時候,他又滿足地笑了。 人民網記者 趙娜攝

為增加群眾的收入,羅應和絞盡腦汁,他和支部干部時常深入群眾,聊聊他們的情況,談談他們的願望。“當時一些五六十歲的老人天天來問我能否找一點活給他們做,我壓力挺大的,晚上兩三點鐘還在失眠。甚至有時候會想為什麼要當這個支書呢?如果換另外一個人來當會變成什麼樣子?別人為什麼選我來當?”說到這裡,羅應和動情地流下了淚水。一遍遍的自我追問,一次次的深入調研,一回回的頭腦風暴,一趟趟地跑有關部門,他們終於給這些“閑不住”的老人們一個滿意的答復:年紀稍大、無業在家的人,可以用他們藤編手藝編制椅子﹔在家帶孩子的婦女,可以制作刺繡等民族手工藝產品。“這樣又可以增加我們的收入了,”羅應和笑著說。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在第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擲地有聲的庄嚴承諾,說到了羅應和和廣大基層扶貧干部的心坎上,他們也深知這個任務的艱巨性。羅應和回憶道,“搬遷到新社區后,群眾們馬桶不會用,燈跳閘不會修,各種問題我們都手把手地教。”有時候甚至還被一些群眾埋怨,他們也能做到換位思考、不再計較。

社區黨支部的辛勞汗水終是滴灌出了果實。“社區裡面的小車多起來了,現在有一百多輛了。物質豐富起來、群眾的生活慢慢改善,讓我心裡面變得踏實。我們的小孩子不會半路輟學,素質得到提升,我就覺得很滿足。”羅應和欣慰地說,“無論你走到哪裡,人家都會叫你到家裡來,哪怕是喝一口水,你就覺得很幸福,真的,這就是群眾對你的認可。”

羅應和今年來北京參加大會精心准備了5個建議,涉及城市建設、森林林業、食品藥品安全、人才與就業等多個方面。最值得注意的是,他還提出一些貧困地區仍然存在通訊覆蓋不到位的問題。“這是我的一個回響,”羅應和說,“搬出來后我們那裡這方面的問題是解決了,但是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不能光站在自己的位置反映問題,還要為更多人服務。”

(責編:覃博雅、董菁)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