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全面放寬城市落戶條件 鼓勵城市群及都市圈內居住証互認

2018年03月14日14:37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指出全面放寬城市落戶條件。其中,探索搭建區域間轉積分和轉戶籍通道,探索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2018年實現進城落戶1300萬人。

通知指出,鼓勵對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及技術工人實行零門檻落戶。將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的新生代農民工、在城鎮就業居住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入城鎮人口在城市舉家落戶。

其中,中小城市和建制鎮要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大城市對參加城鎮社保年限的要求不得超過5年,其中Ⅱ型大城市不得實行積分落戶,有條件城市要進一步降低社保年限要求﹔Ⅰ型大城市中實行積分落戶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權重,鼓勵取消年度落戶數量限制。

而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方面,通知要求,要區分城區、新區和所轄市縣,制定差別化落戶條件,探索搭建區域間轉積分和轉戶籍通道,探索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

在加強落戶的同時,強化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居住証制度覆蓋城鎮全部未落戶常住人口,顯著提高居住証發放量。通知指出,應以居住証為載體向未落戶人口提供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及辦事便利,鼓勵城市群及都市圈內居住証互認。

通知要求,落實“兩為主、兩納入”,實現公辦學校普遍向隨遷子女開放。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深入推進城鄉居民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等制度的銜接,發展遠程醫療服務。將符合條件的常住人口納入公租房保障范圍和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指出,將研究制定權屬不變、符合規劃條件下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在土地方面,通知指出,將深化城鄉土地制度改革。改進耕地佔補平衡管理辦法,建立高標准農田建設等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機制。深入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探索開展閑置土地處置試點。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証,扎實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証。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

在資金方面,通知指出,將強化財政資金和政府投資引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分類穩步推進地方融資平台公司市場化轉型,剝離政府融資職能,支持轉型中的融資平台公司及轉型后的公益類國企依法合規承接政府公益類項目。推動地方國企提高收益上繳比例,用於新型城鎮化建設。規范開發性、政策性、商業性金融和保險資金投入機制,審慎合規經營,加強風險評估,鼓勵金融機構加強與城鎮化項目規劃和運營機構的合作。(梁倩)

(責編:覃博雅、董菁)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進行時
    我為政府工作報告獻策
    民民跑兩會
    聽懂兩會
    捎句話
    人民網評
    健康中國人

兩會調查

    2018兩會熱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