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界展開人機大戰 IBM人工智能完勝人類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9日報道,IBM的AI系統“Project Debater”首次與人類進行現場公開辯論。AI在與人類的對抗中形成自己的論點,提出論據,最終完勝人類。
據悉,這是由IBM開發的新型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Project Debater”首次在舊金山亮相,並與兩名人類辯手對決,進行公開辯論。辯手在所謂的計算論証中進行辯論,他們知道主題、提出立場、並進行反駁。
“Project Debater”首先進行了開場陳詞,信息主要來源於它那龐大的數據庫,包括新聞文章和期刊。緊接著,它聽取人類辯手的發言,並進行了4分鐘的反駁。
觀眾認為,盡管在傳達方面,人類辯手佔優勢,但“Project Debater”更具實質性的提出了論據。IBM的AI系統沒有連接互聯網,它的論點構建是由一堆數以百萬計的涉及到“大約100個知識領域”的報紙和雜志文章而來。
在BBC Radio 4節目中,Slonim博士說:“AI不是復制整篇文章,甚至不復制整個段落,它是從許多不同的文章中選取單句,有些情況下只是從句,並把這些內容整合,形成一個連貫的、有說服力的敘述。”
但項目辯論經理Ranit Aharanov也承認,如果某些論據的措辭聽起來很熟悉,這是因為AI已經從原始資料中進行了大批量的刪減。
在辯論中出現了這樣一個例子,當時AI認為“擁有太空探索計劃是成為強大力量的關鍵部分”。這個措辭隻有在《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中被撰稿人馬克•惠廷頓運用過。隻有在他的一篇關於日本人將登上月球計劃的文章中才出現過。
為了確保AI的觀點可以足夠引人注目,IBM還在其系統添加了“笑話”功能,以確保娛樂性。辯論中,AI還可以判斷出對方辯手是否撒謊。
IBM團隊希望在人類沒有強而有力的論據支撐時,可以用AI來代替,通過其無偏見論述以幫助人類建立充分知情的論點並做出更好的決策。(實習編譯:江宇婕 審稿:李宗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