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評價體系質量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足 中藥新藥上市數量持續低迷

2018年08月10日08:25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我國中藥新藥上市數量近幾年來持續低迷。部分中藥企業和研究機構負責人表示,新藥審評標准與中藥特點不符、基礎性研究薄弱和質量管控不足等束縛了中藥新藥研發活力。建議深入推進中藥新藥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加速推動傳統中藥現代化。

中藥研發能否適應“西化”模式

根據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2017年度藥品審評報告》,批准上市的394個藥品中,中藥僅有2個,一個是中藥新藥,一個是中藥仿制藥。記者查閱之前五年的藥品審評報告發現,中藥新藥上市量呈現快速遞減趨勢,2012年至2016年,批准上市的中藥新藥分別為21個、15個、11個、7個和2個。

受訪醫藥企業和研究機構負責人表示,長期以來,不論是審批速度還是審批數量,中藥新藥均明顯低於化學新藥,中藥新藥審批日益“邊緣化”。

業界普遍擔憂,中藥新藥越來越少,成為中醫藥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中醫藥創新進入低谷期。”南方一家大型制藥企業負責人說,中藥新藥“難產”讓企業的創新積極性受到不小打擊。由於審批通過率低,再加上研發資金投入大、周期長,很多企業對中藥研發望而卻步。

受訪人士認為,國家出台中醫藥法、發布首批《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簡化中藥注冊流程等舉措,回應了業內期盼,正在逐漸釋放政策紅利。但中藥傳承和創新中的不少問題仍亟待破解,如缺乏原創性的中藥新藥研發模式、新藥審評標准“西化”、中藥臨床應用研究不足等。

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評審專家坦言,在中藥新藥的療效評價標准上總體上是“西化”的。比如,我國藥監部門評價新藥療效採用的是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這對很多中藥的療效特點不適用,比如腫瘤治療,中藥的療效就需要較長期的臨床觀察才能得出結論。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盧傳堅說,全球技術競爭正倒逼我國加快中藥新藥研發步伐,但目前對中藥新藥相應的可操作性強的制度和指導原則仍缺乏,國家支持中藥創新相關的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仍不足。

能否避免“中醫毀於中藥”陷阱

受訪人士認為,中藥新藥“難產”暴露了我國在中藥評價體系、質量控制和基礎研究等方面存在不足,亟待破除部分體制性藩籬並補齊短板。

中藥基礎性研究薄弱,企業對新藥研發投入不足。一家上市的大型藥企負責人無奈地坦言,公司在研的中藥新藥“少得可憐”,新藥上市申請屢屢受挫,信心不足。從2006年開始,公司先后投入了幾千萬元研發三種五類新藥,但最終都在“臨床”環節流產,沒能拿到生產文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我國的中藥現代化處於起步階段,在藥材基源、機理、副作用等很多方面“說不清、道不明”,基礎研究底子薄弱。多名受訪專家說,國際上普遍認為中藥指紋圖譜技術能全面反映中藥的內在化學成分、分量及特性,但在2015年版《中國藥典》所收錄的618個中藥及飲片品種中,開展指紋圖譜和多成分含量測定研究的寥寥無幾,“藥典中80%的中藥沒有真正進行過系統研究”。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藥物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劉昌孝認為,眾多中藥復方雖然臨床療效確切,但長期都是按中醫理論和經驗用藥,對其作用機制的內涵以及與物質基礎的關系研究相對滯后。

中藥材質量不穩定,中藥企業質量控制缺陷突出。國家藥監局6月發布的《2017年度藥品檢查報告》顯示,中藥企業是飛檢“重災區”。對38家中藥類生產企業的飛行檢查中有29家企業不符合相關要求,其中21家企業被收回藥品GMP証書。主要問題如: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購進中藥材或炮制后的產品不按標准進行檢驗,以及染色、增重等問題﹔中成藥生產企業不顧藥品的安全有效性,主觀故意不按處方標准投料生產,如藿香正氣水甘草浸膏的實際投料量只是標准的18%,生產炎可寧片的一味藥材本應水煎煮三次后再濾過濃縮,但有三家企業卻將其直接粉碎后投料使用。

廣東省中醫藥博物館館長藍韶清說,不少中國人跑到日韓等國購買“洋中藥”的現象值得深刻反思,折射出我國傳統中藥在藥材種植和生產環節的質量管控的問題,應警惕“中醫毀於中藥”。多名業內人士指出,中藥材的道地性、穩定性問題亟待重視,中藥材摻假、低價惡性競爭使中藥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愈演愈烈。劉昌孝說,不少野生中藥材資源枯竭,藥企或藥農大量人工種植中藥材,存在濫用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等現象,這些都導致中藥材品質和質量下降,影響了中醫的臨床療效。

中藥西管,新藥審評與中藥自身特點不適應。國家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責任專家、廣藥集團總工程師劉菊妍表示,藥品注冊審評要求對應的是“病”,中藥治病對應的則是“証候”。中藥治療的多靶點、多維度、整體調節等特點,在臨床試驗的動物模型上很難體現,這是新藥審評通過率低的重要原因。

一家大型中醫院負責人說,不久前她主持研發的一款中藥新藥被“兩隻老鼠”卡了脖子,該藥前身是該院使用了20多年的院內制劑,方子出自國醫大師之手,10多萬人臨床使用顯示安全有效,且經過長達20多年的研究不斷優化而成。但按現有規定完成新藥臨床前研究進入臨床批件申請環節時,卻因為審評員不接受個別動物出現異常的原因面臨“難產”。“人點過頭的東西還要動物來點頭,不免本末倒置,忽略了中醫多年的經驗和臨床積累”。

“橙皮書”能否激發中藥創新活力

受訪人士建議,繼續深入推進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藥審部門可提前介入研發機構的新藥申請流程,並進行技術幫扶指導,以真正激發創新活力。盧傳堅建議科技部、衛健委、藥監局等聯合建立針對中藥新藥研發和審批的“產學研管”聯動機制,注意政策協同,引導中藥產業健康發展。

依托大數據等現代技術,建立中藥臨床療效評價體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主任林麗珠說,中醫藥理論植根於臨床實踐,要証明中藥有效光“說”沒用,應基於全國的臨床大數據提供有說服力的案例支撐。當前各地對於診療效果的數據庫建設重視不夠,醫院的診療數據畫地為牢、不共享,大量珍貴的醫療記錄存在散佚風險,國家可分專業建立全國統一、互聯互通的中藥臨床效果分析的數據庫,實現各地區、醫院間的數據聯網共享。

強化中藥質量管控。劉菊妍、劉昌孝等受訪人士表示,應加強優質道地藥材基地建設,建立智能化物聯網監督平台和中藥材生產銷售全過程質量追溯體系。要推動中藥智能制造,解決中藥生產過程多成分、多參數、復雜體系控制技術的難題,實現中藥的標准化和精准化生產,保証其穩定性。由於歷史原因,當前我國上市的中藥良莠不齊,質量差異很大,建議分類、分批對已上市中藥開展質量再評價。

制定中藥“橙皮書”,持續創建經典名方“綠色通道”。國產中藥有6萬個藥品批准文號,不同廠家的相似中藥品療效質量參差不齊。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建議,制定中藥“橙皮書”,像化學藥一樣對中藥開展一致性評價。遴選出一批代表性強、質量可控性高、臨床療效好的高品質中藥作為指定的“參比制劑”或標准制劑,以提高中藥的整體質量。在中藥新藥的新審評標准體系完善前,應加快經典名方的落地進程,作為階段性目標,打破當前新藥“難產”的局面。(記者 趙東輝 田建川 鄧瑞璇)

(責編:丁亦鑫、董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