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地鐵首次穿海 地鐵5號線開始黃海隧道作業
2019年01月18日20:5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大連地鐵首次穿海 地鐵5號線開始黃海隧道作業
“海宏號”海底盾構機18日順利從大連地鐵5號線梭魚灣南站地下井內始發,標志著大連地鐵5號線“超級穿海”工程進入攻堅階段,直徑12.26米的海底盾構機將穿越1538米的黃海海域溶洞群岩溶地層,挑戰世界性施工技術難題。
資料圖:盾構機。孫權 攝
當日上午11時許,在大連地鐵5號線梭魚灣南站30多米深的地下盾構始發井內,“海宏號”海底盾構機順利始發。“海宏號”海底盾構機全長158米、直徑達12.26米,整體重量達2840噸,稱得上一個巨無霸式的“超級裝備”。在未來的兩年裡,盾構機將穿越大連梭魚灣的海底,完成大連地鐵5號線的跨海段施工。
據介紹,大連地鐵5號線火車站至梭魚灣站區間跨海大盾構隧道下穿梭魚灣海域,全長2870米(其中海域段2310米,陸域段560米),海底距隧道頂的距離為12.2至22.8米,海水深度9至14米。此次始發的海底盾構機將下穿鐵路、碼頭、航道等重要設施,盾構掘進難度較大,安全風險極高,國內工程尚無先例可循,屬於“世界性難題”。
中鐵大連地鐵五號線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立業表示,“超級穿海”工程將面臨三大難點:一是長12.26米大直徑的盾構長距離穿越高水壓溶洞群、海底硬岩區,施工難度較大。二是對盾構下穿和側穿鐵路、橋梁、河流構造物等區段的施工控制。三是對地下結構的防水、防腐蝕性的控制。
對此,張立業說,大連地鐵五號線邀請了國內知名的院士、設計大師、以及國內知名專家共同會診“超級穿海”工程,對各種風險進行辨識、研究預控措施,以確保海底隧道岩溶地層大盾構施工安全。
據悉,大連地鐵5號線將於2023年全線通車試運營。 (記者 楊毅)
(責編:施麟、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