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運營經驗日漸豐富,業務質量顯著提升——
“走出去”,越走越好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出口阿根廷的城際動車組。張進剛 鄧旺強攝(人民視覺)
2019年2月16日,也門客商在義烏國際商貿城採購洽談燈具。龔獻明攝(人民視覺)
2019年1月16日大批成套風電設備在江蘇省連雲港港口集港准備出口澳大利亞。 王健民攝(人民視覺)
位於安徽蕪湖三山經濟開發區的中聯重科重機公司,中國工人在組裝自主研發的拖拉機。這些拖拉機將出口東南亞、非洲、南美等海外市場。程依寶攝(人民視覺)
2019年1月,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37個國家和地區的973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91.9億美元﹔中國企業共實施完成跨境並購項目30起,實際交易總額達到13.72億美元。
單純看規模,並無明顯擴張。然而,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大項目增多、技術含金量提高、附加值增長,成為中企海外業務拓展的最大亮點。
隨著中國企業海外運營經驗日益豐富,企業正從“走出去”向“走進去”、“走得好”轉變提升,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在展望2019年服務企業“走出去”時明確,將繼續鼓勵引導有實力、信譽好的中國各類企業,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的慣例,開展對外投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海外業務提質增效
技術含量更高
中企海外業務,正悄然向高技術含量轉型。
巴西當地時間2月13日,巴西巴伊亞州與來自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比亞迪集團正式簽署合同,將在巴西名城薩爾瓦多修建全球首條跨海雲軌。相關資料顯示,比亞迪之所以獲得了這筆約合6.89億美元的合同,關鍵在於其提交的方案被認為完全符合當地標書提出的一系列要求。
薩爾瓦多位於巴西東北部的海濱地帶,人口約380萬,是巴西第四大城市,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本次招標的軌道交通線路需要跨海修建,線路總長約為20公裡,將連接薩爾瓦多市和西莫茲費爾霍市聖約翰島。用於該線路的軌道交通產品須同時符合多項“極為嚴苛”的技術指標:極小的轉彎半徑、拆遷總量降至最低、超強的爬坡能力等。“空氣污染和交通擁堵是全球城市兩大‘頑疾’,薩爾瓦多雲軌將為當地民眾帶來更加低碳、便捷、智能的出行體驗,是比亞迪推動全球交通革命的重要一步。”比亞迪巴西分公司總經理李鐵說。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旗下航天恆星公司研制的北斗船載終端隨著蓉達長沙號貨船駛離上海羅涇港,並順利到達文萊,邁出了走出國門的第一步。據了解,在精確導航領域,中國企業研制的“北斗系統”與美國的GPS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和歐洲的“伽利略”系統並稱為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紹,2018年底,我國北斗三號基本系統部署圓滿完成,北斗芯片、模塊等基礎產品銷量突破7000萬片,北斗高精度產品出口90多個國家和地區,北斗已服務於俄羅斯、泰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以及科威特等國家。如今,航天恆星公司的船載終端產品試航全球航線,不僅能測試北斗三號性能指標,而且有助於推廣北斗導航全球化應用,還可以掌握用戶的體驗和需求。
比亞迪和航天科技集團只是中國企業海外業務發展提升的縮影。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9.65萬億元,增長7.9%,佔我國出口總值的58.8%,比2017年提升0.4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出口增長8.3%,手機出口增長9.8%,金屬加工機床增長19.2%。同期,服裝、玩具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3.12萬億元,增長1.2%,增長態勢明顯低於技術密集型產品。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崔凡指出,中國自身龐大的市場有助於企業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轉移,進而在全球產業鏈上實現提升。“本世紀開始,機電產品在我國出口中的比重就開始上升,近年來科技含量進一步提升,這也意味著中國企業的比較優勢正在升級。”崔凡說。
投資並購有准頭
“隱形冠軍”受青睞
海外並購,不是為並購而並購,更要與企業未來發展相匹配。近年來,中國企業海外並購越來越有准頭。
2019年1月初,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化國際成功收購了歐洲特種工程塑料生產商Elix Polymers,成為近年來中資企業在西班牙化工行業完成的最大收購項目。Elix Polymers專注於為客戶提供定制化ABS及ABS合金材料的生產、研發和服務,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醫療保健、消費品和電子電器。此前,中化集團陸續收購了多家在產業鏈中“小而美”、擁有獨家技術的企業,使自身的技術儲備更豐富、產業鏈更完整。分析人士認為,中化國際立志打造為全球領先的創新型精細化工企業,此次收購有助於中化國際布局大市場容量、高技術門檻聚合物及輕量化材料產業。而中化集團的並購策略也更加清晰理性。
3個月之前,來自湖南的工程機械巨頭中聯重科簽署戰略協議,宣布收購全球塔式起重機領先制造商德國威爾伯特100%股權。德國威爾伯特是一家在建筑行業有著80余年歷史的老牌企業,在高端起重機領域歐洲市場佔有率第一,其大型塔機的起重能力、精度及安全性在歐洲首屈一指。從業務上看,中聯重科通過吸收國際頂尖品牌的經驗及技術,可快速實現自我提升,並依托德國威爾伯特豐富的業務資源,補充歐美高端市場的空白。與此同時,威爾伯特通過借助中聯重科廣泛的營銷網絡及資本優勢,可以迅速擴大銷售規模,提升自身市場佔有率。雙方互利共贏的前景,讓這一收購成為中國企業跨國收購的又一精彩案例。
截至2018年底,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已達到1.94萬億美元。制造業等實體經濟領域對外投資穩步增長,非理性對外投資繼續得到有效遏制。2019年1月,跨境並購延續了這一態勢,制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成為海外並購的重點。專家指出,對外投資的穩步增長與海外並購的持續活躍,都表明中國企業海外經驗日益豐富。
“如今,中國企業在進行海外並購時,更加關注‘隱形冠軍’型企業,也就是那些整體名氣雖然不大但在自身細分行業裡居於龍頭地位,並且擁有領先技術優勢的企業。”崔凡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更加精細、務實,有助於促進要素充分流動,實現全球價值鏈和區域價值鏈的不斷完善。目前,盡管一些國家依然存在各種各樣的貿易或投資壁壘,但在可觀的合作潛力和明確的商業邏輯面前,既有的各種投資障礙終將讓步於經濟發展與互利共贏。
外部支持更專業
支撐中企走穩走好
在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的街道上,隨處可見“合作共贏,見証發展”的中英文標語。目前,園區已初步形成新型建材、石油裝備、高低壓設備、機械制造四大主導產業,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埃及工業發展的龍頭企業。中國企業在埃及實現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提升了埃及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短短10年間,這裡建成了配套齊全、環境優美的工業區,它成為埃及經濟發展的支柱。”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董事會前秘書長納塞爾·福埃德說。
中國企業在海外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專業服務機構的有力支撐。
在貿易層面,中國貿促會表示,將進一步宣傳國家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引導企業用好用足各項優惠政策,為中小企業提供商事法律、信用合規、融資等服務。同時,助力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著力促進關鍵技術設備等進口,積極促進服務貿易出口,繼續實施“中國跨境電商企業海外推廣計劃”項目,支持中小企業擴大進出口貿易。2019年,中國貿促會還將開展系列培訓,組織“中國品牌境外行”“百所高校服務百家中小企業品牌建設”等專項活動,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在投資層面,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主動發揮政策性保險職能,其推出的海外投資保險幫助不少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走得穩、走得好”。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海外投資保險承保金額 581.3億美元 ,承保覆蓋油氣、礦產、園區、電力、交通基礎設施、境外經貿合作區及各類制造業,項目分布在全球84個國家和地區。對企業境外投資項目面臨的征收、匯兌限制、戰爭及政治暴亂、違約等風險提供充分保障,最高賠償比例達95%。
各地支持企業“走出去”的政策輔導也更加精准。河北省不久前印發的《河北省鋼鐵企業國際產能合作實施方案》,就對該省鋼鐵企業海外合作進行了詳細的指引。在亞洲,方案鼓勵企業重點面向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泰國、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周邊國家,依托現有項目和合作基礎,發揮項目效益﹔在大洋洲及南美洲,方案鼓勵企業在上述國家擴大礦山開發合作,保障鐵礦資源供給,同時提出結合當地發展需求,就地開展礦產品加工。
“未來,隨著中國企業海外業務的日益壯大,國際層面要進一步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促進多邊貿易投資更加順暢﹔國內層面則要促進資本項目開放程度的提高,加快‘放管服’改革,盡快推出境外投資條例。此外,企業自身開展海外業務也要更加注重長遠規劃,重在促進企業價值提升。”崔凡建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