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4日17:40 來源:人民網-產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全國政協委員、東航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劉紹勇(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杜燕飛)在2019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東航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劉紹勇提交了題為《支持國產客機健康發展,提高國產客機核心競爭力》、《完善空中旅客急救體系》的兩份提案。
根據國際航協(IATA)預測,未來五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航空市場,民用飛機尤其是客機需求量十分巨大。據預測,到2035年,中國將需要6810架飛機,價值超過萬億美元,其中單通道飛機成為中國市場中最大的細分市場。未來20年,這一細分市場中的飛機在中國將產生大約5350億美元的銷售額,佔到中國飛機銷量的75%。近年來,我國民機發展取得重要突破。2017年,C919實現首飛。2018年,ARJ21總訂單量突破500架。
劉紹勇認為,作為大國重器的國產飛機,在實現零的突破之后,如何解決“卡脖子”問題,減少對進口核心技術的依賴﹔如何實現商業上的突破,幫助用戶成功運營國產客機﹔如何讓國產客機真正成為旅客願意選擇、航空公司願意使用、真正具備市場競爭力的可持續發展產品,將成為新階段國產飛機進一步加強研發、商業運營、形成市場必然面臨的新問題。
對此,在《支持國產客機健康發展,提高國產客機核心競爭力》提案中,劉紹勇建議,國產客機在生產和運營的過程中,必須把飛機迭代升級、商業運營成功、顧客願意選擇作為追求目標,國家應統籌考慮,從研發、運行、服務三個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從制造的角度來講,應在國產飛機研制開發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堅持黨對民機研發工作的領導,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礎,大力培養造就一大批航空航天科學家人才,不斷攻克高精尖難題。特別要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花大力氣,取得一系列標志性科技成就,隻有在民機制造領域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才能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是從運營的角度來講,應在鼓勵採購國產飛機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東航堅定支持國貨,已經訂購了20架C919,成為C919全球首發用戶,並商討訂購ARJ飛機。在今后國產飛機運營方面,建議設定運營培育期,建立健全產業培育政策。同時在推進信貸和財政支持、完善航材供應鏈等方面提供更為全面的政策保障。
三是從旅客的角度來講,應鼓勵選乘國產飛機。建議出台政策鼓勵旅客乘坐國產飛機。
此外,劉紹勇還提交了《完善空中旅客急救體系》的提案。
近年來,民用航空運輸快速發展,航空旅客運輸量不斷攀升,空中緊急醫學事件也呈逐年上升趨勢。據國際民航業內不完全統計,空中緊急醫學事件的發生率為22.6例/百萬旅客,其中死亡率為0.1-0.8例/百萬旅客,每100萬次飛行中就有210次因空中醫學事件而緊急備降或返航。
目前,航空公司普遍採用機上廣播征集醫務人員提供自願救治的方式,並視情況選擇返航或備降﹔機場醫療急救部門對患病的旅客採取急救措施並轉運至醫院。2017年,東航與上海醫師志願者聯盟合作開展“空中醫療專家”項目,編寫國內首部《空中醫療急救手冊》,提供詳細的執行規范和操作標准,提高了空中救助的質量與效率。
劉紹勇認為,當前老年旅客乘機佔比不斷加大,旅客對自身健康是否適合搭乘飛機認識不足,而網絡購票使得航空公司無法全面了解旅客真實健康狀況,機上醫務和急救人員難以滿足突發病情醫救的實際需求,返航或備降成本較高……這些都對完善空中旅客急救體系提出新要求。
為此,劉紹勇建議從六個方面做好該項工作:
一是加大宣傳教育,提高全民健康乘機意識。媒體、公益組織、航空公司、機場等相關方應協同聯動,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多管齊下,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二是加強對機組人員的培訓,提升航空公司機上急救處置能力。特別是針對常見疾病的識別、醫療器械的使用、救助措施的實施等要加大培訓力度,完善處置流程,促使機組人員更及時、專業地為旅客提供幫助。
三是擴大空中醫療志願者隊伍,開展機上遠程醫療。推廣“空中醫療志願者”行動,呼吁更多醫務人員加入空中醫療志願者﹔當發生空中緊急醫學事件時,航空公司充分利用衛星電話、空中Wi-Fi,與處於地面的醫療志願者聯系,開展遠程醫療急救。
四是推廣登機前醫療咨詢,減少空中緊急醫學事件。幫助旅客確認是否適合乘機及需隨身攜帶的藥品,最大程度避免在空中發生緊急醫學事件。
五是提升機場急救處置能力,加強機場與航空公司之間的銜接。特別是在完善空中旅客急救處置流程、加強急救設施、增強急救工作人員專業素能、優化信息傳遞與銜接等方面加強聯動。
六是建立“常旅客醫療信息”系統,為旅客提供全流程安全服務。在征得旅客同意的基礎上,建立共享的“常旅客醫療信息”系統,便於提前與旅客進行溝通,提供健康乘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