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農村消費者理應享受品質生活

2019年03月08日15:33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農村消費者理應享受品質生活

  春節長假期間,《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北方一些省區採訪發現,假冒偽劣牛奶在農村大量銷售。一些禮盒裝的山寨牛奶由於樣子“高大上”,價格又比正品便宜,成為節日裡的暢銷品。然而,打著各種牧場旗號、補鈣噱頭的“牛奶”,竟然只是飲料,20元進貨50元銷售。

  飲料假扮成牛奶,這恐怕只是千千萬萬山寨場景中的一個。琳琅滿目的五毛食品、“傍名牌”的日用產品、幾百塊錢的智能手機,構成了許多農村人日常的消費圖譜。春節前,中消協發布《農村集貿市場調查體驗報告》,實地調查江西、湖南、黑龍江、江蘇四省發現,155個農村集貿市場樣本中有87個市場存在疑似假冒產品,73個市場存在“三無”產品,43個市場存在偽劣產品,27個市場存在過期產品。結論是,農村集貿市場涉嫌假冒產品和“三無”產品問題發生率相對較高,這和公眾感受到的“農村山寨泛濫”不謀而合。

  區域經濟中存在產業轉移現象,山寨產品同樣存在轉移路徑。幾十年前,大城市也曾有許多山寨產品﹔十年前,中小城鎮也經歷過假冒偽劣盛行﹔現在來看,得益於城市化突飛猛進,人們的錢袋子鼓起來,消費也不斷升級,大城市和中小城鎮的商品環境日趨規范,廣袤的農村地區反而成了山寨貨的傾銷地。這種變化看似“轉移”,但更確切的形容是“萎縮”,也就是說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山寨產品在許多城市已經生存不下去了,隻能收縮到農村陣地上去。可以預見,隨著國家不斷滌清農村市場環境,山寨產品在農村也將越來越沒有生存空間。

  但農村有特殊性。毋庸諱言,山寨貨之所以能大行其道,除了無良商家制假售假經營欺詐以外,農村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較低也是重要因素,很多人甚至知假買假。歸根到底,這反映的是城鄉發展不平衡,特別是鄉村發展不夠充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差距在一半以上。但是從增速來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明顯高於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潛力大,消費潛力也很大。這幾年一些新型電商的出現,充分証明農村消費者花同樣的錢,完全可以享受更高品質的商品,農民也有權利享受不摻假的美好生活。

  另一方面,城市能夠實現去山寨化,在消費升級影響外,還存在一些客觀因素。比如能夠順利建成商貿市場,或者有較好的物流條件,以實現“良幣驅逐劣幣”。但在農村,不存在這些優勢。許多人感嘆農村難以建成超市,是因為交通十分不便,特別是某些地廣人稀的區域,物流都抵達不了,隻能靠小賣部支撐。進一步地,農村居民居住分散,小賣部也大都小而散,即便要加強監管也無從下手。真貨不主動去佔領市場,假貨就會渾水摸魚——近來有許多人發現,一些地方正重新建起農村供銷社,除了日常買賣之外,還承擔起供銷電商、土地托管、基層社改造功能,無疑是治理“農村山寨泛濫”頑疾的一個好辦法。

  “決不允許假冒偽劣滋生蔓延”。杜絕農村山寨產品,不僅要發展鄉村經濟、提高供給質量、培養消費者維權意識,更要強化監管,保証產品有基本的質量安全保障。去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公安部等多部門宣布,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對農村食品市場全面“大掃除”,釋放出的強烈決心就是,農村不該成為山寨產品泛濫的地方。這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富美宜居農村的題中應有之義。(扶青)

(責編:車柯蒙、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