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3日15:49 來源:人民網-產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3月13日電(記者杜燕飛)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和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項目負責人張爽做客人民網《高談客論》欄目時表示,新的時代保護各民族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的意義非常重大,要通過國家、國際、民間、學術等途徑,同時也要利用數字化技術和互聯網模式,“一動一靜”,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和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項目負責人張爽做客人民網。
保護民族傳統文化就是保護民族的靈魂
在2019年全國兩會上,白庚勝帶來了關於四川綿陽梓潼文昌文化保護的提案。白庚勝表示,中國人是崇拜知識、讀書、智慧的民族。自古以來,讀書人都要到梓潼文昌禱告祈福。現在,作為對文化的崇拜和文化英雄的崇拜,還是有不少人繼續到那裡祈願自己的家庭、民族文化昌盛。
“我國應該像重視媽祖文化、關公文化、財神文化一樣重視文昌文化。文昌廟、文昌文化的信念遍布海峽兩岸、海外華僑華人居住地。文昌文化是一筆很重要的文化遺產,如果我們淡化它的宗教信仰部分,強化它的文化藝術部分,這對祖國統一、對海外華人華僑共同建設我們的文化強國有巨大作用。” 白庚勝說。
白庚勝認為,保護各民族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文化,可以提振民族自尊心、自信力、自豪感。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少數民族文化是少數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靈魂,搶救性的保護傳統文化,具有保護靈魂、保護精神家園的意義。
“隻有把文化保護好了,才能確保各少數民族的文化自信。沒有優秀的文化遺產,就沒有今天文化生機勃勃的創造,談何未來先進文化的創造。”白庚勝說。
同時,少數民族文化和漢族文化一樣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如果這些文化喪失了,這些基因就喪失了。基因越多,中華民族未來文化創造、文化轉化、文化發展的可能性越大。而基因越少,中華文明的創造力會大大減弱。
“今天,中華民族精神家園之所以燦爛,就是因為多元文化在發生作用。從物質到文化,從精神到文化遺產,中華民族每個時代都進行著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交融、交流。保護好56個民族的文化資源,這是我們走向未來的精神動力。” 白庚勝說。
張爽認為,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統一大家庭,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傳統文化,對於一個民族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說,要尊重民族差異,包容文化多樣性,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是維系各民族情感的紐帶。因此,少數民族文化的很多方面,已被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國家對於少數民族文化的傳統文化、優秀文化的保護是非常重視的,如民族神話、史詩、民族醫藥、民族手工藝,民族歌舞樂、民族特色村寨建筑等。
“通過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在豐富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同時,通過文化交流,有利於增進各民族間的了解,促進民族團結與和諧。”張爽說。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
四方面加強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在白庚勝看來,文化遺產的保護,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護,有形文化和無形文化的保護,口頭和書面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而不只是一部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聯合國發起了保護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動,對此,中宣部、文化部、國家民委制定政策、出台文件,這就是國家保護,國家要制定法律政策、提供資金保護文化遺產。
第二,國際保護。如今,保護民族文化遺產,不能認為只是在保護中國的文化遺產。要吸收聯合國在保護文化遺產上的經驗、理念、方法、技術,還要參加聯合國各種各樣的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如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景觀遺產,檔案遺產、農業遺產、水利遺產等,遵守國際法律法規、國際規范。
第三,民間保護。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於人民的生活當中。隻有依靠人民群眾,才能保護它、創新它、傳承它,為它所用。
我國很多文化遺產依賴於生產方式,例如赫哲族的漁獵文化、鄂溫克的打獵文化等。因此,要對文化遺產進行生產性保護,隻要生產方式在,文化就在。另外,還有對生活方式的保護。語言、文字、教育、婚姻、家庭、民俗、節日生活等存在,我們相關的民族文化才存在。這幾年,我國建立了各種保護區、傳承基地、保護基地,建立從縣到國家級傳承人登記名錄制度,並通過生產生活載體等形式保護文化遺產。
第四,學術保護。學術的保護是理性、科學的保護,要做到學術保護和民間保護的有機結合,保護才會是理智的、科學的。“傳統文化不都是優秀文化,文化遺產當中有好的也有不足的,要尊重它,作為學術資源把它保存下來。今天的應用,更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很重要。”白庚勝說。
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項目負責人張爽。
民族文化的保護要利用數字化技術和互聯網模式
張爽表示,隨著經濟建設以及城鄉建設的快速發展,很多少數民族文化,包括生產生活遺跡、人民的生活習慣等都在快速消失,搶救性地保護這些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迫在眉睫。互聯網模式的保護具有存儲量大、傳播速度快、不受空間限制的特點,而且查詢便利,這是傳統的媒介無法辦到的。利用數字化技術和互聯網模式,通過系統的方式採集、存儲、整理並傳播,是保護優秀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模式和途徑。
據張爽介紹,國家民委從2015年立項,確定了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項目作為文化保護重點項目。自籌建至今,得到了國家民委的充分指導,在民族文化宮和貴陽市政府的合作和支持下,幾年的時間逐步形成了“一庫一網一專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民族文化保護和宣傳平台。這是我國自建國以來第一個以圖文音像四種方式立體展現全覆蓋民族文化各個領域的,突出知識性、系統性、全面性和典藏性的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的數字化工程。
“我們也在探討,通過這個平台進行線上民族文化保護與線下民族地區旅游資源相結合﹔通過線上對民族地區特優產品的推介與電商平台和金融機構相結合等多種模式,實現民族文化產業化的市場探討。通過開展電商扶貧、普惠金融等惠民活動,達到民族文化保護目的的同時,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切實為民族地區發展做出一些貢獻。”張爽表示。
“一個是靜態的保護,一個是動態的保護。靜態的保護,就是在資料庫、圖書館、博物館、電視錄像、錄音帶裡保護圖票、書籍、文物。而動態的保護,就是在生產、生活、以及生命中保護仍然存在的文化。”白庚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