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全球購”真能購全球嗎?

2019年03月18日08:03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打開電商網站,通過品牌授權網店,為自己或家人下單一款價格不菲的品牌包,既能確保買到正品,又能節約不少時間,這正在成為許多消費者的新生活方式。然而記者近日調查顯示,無論是店鋪“品牌授權”還是電商“全球購”,消費者能否買到全球品牌授權的正品,依然是未知數。

  “全球購”入駐店鋪

  庫房囤積125萬元假貨

  如果隻看某電商平台全球購店鋪“大眾國際海外專營店”“紐西時尚專營店”的頁面,在顯著位置展示的精美商品圖片,加上齊全的品類,會讓大部分消費者放心選購。但事實上,在這家公司被公安機關查獲的商品中,隻有極少數包具是正品,其余均是高仿品。

  店鋪實際控制人黃某稱,他於2015年起在香港注冊“Maxpopular”等境外公司,以該公司名義申請並取得在某電商平台全球購發布、銷售商品的資格。隨后,從廣州等地購進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並招募人員通過“大眾國際海外專營店”“紐西時尚專營店”等共八家賣家店鋪對外銷售假冒蔻馳、阿瑪尼、天梭等注冊商標的商品。

  被查獲商品中,除極少數的正品用於展示,其余均是高仿品﹔發貨地址冒寫為“某保稅倉”以增加高仿品可信度﹔該公司按被仿商品的樣式在網上找到正規商品圖片,經過美化后放到網店供消費者選購,高仿品所需包裝盒、包裝紙、商品的卡片及小票均由公司員工自己包裝或制作。遇到消費者反映買到假貨時,客服就解釋為海外採購折扣款,有瑕疵。

  品牌僅授權10個產品

  電商卻收到20個

  尚品百姿公司(簡稱尚品公司)成立於2007年,網上銷售箱包、眼鏡、鐘表等高端日用品是其主要業務。尚品網、尚品奧萊網均系該公司經營的電子商務網站,並挂出了“官方授權100%正品”的宣傳字樣。

  在網站“正品保証”說明中,尚品網稱“能為尚品網提供商品和服務的海外供應商,經過多層嚴格篩選並通過了尚品網海外認証供應商體系,均是品牌公司原廠商、品牌公司海外指定分銷商和品牌公司海外代理商,確保尚品網全球購的每件單品均是原廠正品。確保您選購的尚品網全球購的每一件均是新品,無任何瑕疵”,BURBERRY一度是該網站力推的品牌。

  然而,BURBERRY公司卻明確表示從未授權尚品百姿公司使用涉案商標及銷售“BURBERRY”品牌商品,尚品百姿公司的海外供應商不是BURBERRY公司的授權供應商或者銷售商。該網站銷售的一款男士錢包,尚品公司提供的三張發票顯示,BURBERRY公司該批次僅授權出售了10個,尚品公司卻獲得了20個。2018年,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終審裁定,尚品百姿公司因侵犯BURBERRY公司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共賠償BURBERRY公司經濟損失180萬元。

  多重認証仍有侵權空間

  專家呼吁平台更多擔責

  按某電商平台“全球購”公示入駐程序,需要提供從生產環節開始的全供應鏈証明,擁有海外注冊公司實體、擁有境外對公銀行賬戶、是品牌方或者擁有品牌授權或者提供從品牌方開始完整鏈路的商品進貨憑証等多重驗証。多重防范下,仍出現了對知名品牌的侵權、對消費者的侵害。

  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金路循律師認為,電商平台通過審核採購合同、品牌授權書等方式授予具體商家“全球購”稱謂是合法商業行為,但也應注意到,這也意味著平台有義務對“全球購”商家進行后續管理。

  他認為,用戶通過電商平台看到“全球購”認証、宣傳甚至推送而產生購買行為,是基於對電商平台的信賴,電商平台的信譽是用戶進行購買的主要標准之一。“現行法律給了電商平台一定程度的責任豁免,僅要求其履行初步的審查義務,但隨著我國電商進入全球前列,從立法角度看,加強監管將是一種必然趨勢。隨著電子商務法與個人信息保護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相繼出台,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措施概念提出,電商平台將越來越多的承擔起主要監管責任。”

  他同時表示,從商家角度,銷售高仿奢侈品涉及商業欺詐,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針對商業欺詐的行為消費者可以要求“退一賠三”。消費者如遇到類似侵權問題,應積極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利益。(記者 張翅 )

(責編:杜燕飛、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