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漢諾威工博會: 現實應用勾勒未來工業圖景

2019年04月08日07:45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漢諾威工博會: 現實應用勾勒未來工業圖景

新一輪工業革命方興未艾,全球工業數字化轉型邁向縱深。在素有“世界工業發展晴雨表”之稱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有關數字工業、智能制造的設想和願景越來越多地變為現實應用,2019年尤以人工智能(AI)和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的應用最受矚目。

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展,漢諾威工博會是德國“工業4.0”的原點。2011年,德國首次在工博會上公開推出這一概念,核心是通過不同技術和要素融合,對工業進行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孕育出涵蓋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智能價值鏈,使靈活的個性化生產成為新標准,降低資源消耗,並促使經濟效益顯著提升。

8年來,漢諾威工博會始終聚焦“融合的工業”,“融合”恰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特點。工業設計、規劃、生產、物流、服務等與信息通信技術經過靈活的排列組合孕育出各式場景下的應用,各國企業則試圖通過創新“玩轉”排列組合。

置身於今年的工博會現場,一系列新應用讓未來工業的圖景更加清晰。博世力士樂公司自動化與電氣解決方案部門負責人Heiner Lang對記者說,去年在博世力士樂的展台,人們看到的還只是有關“未來工廠”不成熟的模擬應用,今年人們可以看到成熟的實物展示,即基於5G的全自動機器人樣板操作間,並且展示的解決方案已可用於實際生產和交付客戶。

今年工博會首次展出超過100個機器學習的應用實例,並首次在16號館搭建真實的5G網絡環境,覆蓋約1500平方米,展示8項應用案例。

瑞士ABB公司首席執行官史畢福認為,人工智能的應用將顯著增強企業研發團隊的能力。

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機器學習僅是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應用的初級階段。對機器學習能力的訓練和培育需要耗費時間。同時,當前的應用距真正實現機器間相互“對話”、自主決策並優化生產尚有不小距離。

就5G工業應用來說,靈活性、可靠性、准確性等是各家企業追求的目標,而5G傳輸數據量大、安全性高、延遲時間短等特點是實現上述目標的關鍵。在工業界人士看來,如果說從3G到4G是演進,那麼從4G到5G就是革命,將帶來顛覆性的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與5G在工業中的應用相互關聯、相互促進,有專業人士將其比作大腦與神經的關系。這兩項技術未來一段時間將在全球工業數字化轉型中扮演關鍵角色,其有望突破大量工業設備高效連接和自主控制的瓶頸。

德國電氣與電子工業協會首席執行官克勞斯·米特爾巴赫表示,明年的漢諾威工博會預計將出現更多5G相關應用,不少電氣與電子領域的企業正翹首以盼5G,該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都將成為未來重要競爭力。

得益於人工智能、5G以及邊緣計算等一系列前沿技術的現實應用,未來工業正穩步邁向大規模柔性生產、全流程透明生產、分布式生產、智能自動生產。同時,從產品設計、制造到運輸、服務,全球產業鏈將被重塑。(沈忠浩)

(責編:王紹紹、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