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95后購買手機價格接近月收入2倍 玩游戲當社交

2019年04月20日18:11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95后購買手機價格接近月收入2倍 玩游戲當社交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王壘教授課題組近日發布的“95后手機使用心理與行為白皮書”顯示,95后日均手機使用超8小時,其中社交用時最長。95后將玩游戲當作社交的方式,手機游戲重在滿足社交心理功能和情感心理功能,“好玩”反而居其次。

  平均每天使用手機達8.33小時

  課題組調查顯示,95后平均每天使用手機時間達8.33小時,比95前長23%。其中,在移動社交、學習、看電影、聽音樂、看視頻方面,他們比95前在手機上花的時間更多。

  具體數據上,95后用手機進行社交的時間平均每天接近2小時﹔平均每天用手機學習約1.5小時,其中使用手機學習最多的內容是英語,較多95后表示使用手機學習較為方便,能夠幫助他們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讓他們隨時隨地學習﹔使用手機玩游戲、聽音樂、看視頻的時間則接近3個小時,有大量時間花費在聽音樂、玩王者榮耀、泡嗶哩嗶哩等休閑活動上。

  此外,95后還會每天花近三個小時的時間獲取網絡資訊,不過對手機資訊的信任度較低,平均相信程度隻有36.9%。

  隨著智能移動設備的發展,人們對於電子閱讀的需求逐漸擴大。但報告顯示,有50.9%的95后讀一本書需要20天以上,32%的95后10天能夠讀完一本書。總體而言,95后讀書的閱讀量依然較低,平均每38天讀完一本書。

  將玩游戲當社交方式

  調查表明,95后在使用游戲APP方面選擇比較分散,不過在前五名的游戲APP中,多數為多人游戲,這與95后重社交有關。95%的95后在玩手機游戲時最看重“和朋友一起玩”和“放鬆心情”的訴求。

  研究還發現,選擇能與朋友一起玩手游的95后,他們的社交強度更高,有更多親密的好友。

  白皮書指出,根據心理學的動機理論,傳統的玩游戲只是滿足低層次需求。而95后玩游戲更多地是要滿足其社交需求。手機游戲重在滿足社交心理功能和情感心理功能,“好玩”反而居其次。因此隨著通信和移動手機設備的發展,游戲和視頻的目的已經從最初的娛樂放鬆發展出了更多的內涵,團戰、彈幕和點贊更是滿足95后的社交和歸屬的心理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社交需求正成為95后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95后認為使用手機能夠和身邊的人時刻保持聯系,能夠即時分享生活,了解好友動態,所以他們願意使用手機進行更多社交活動。

  在對社交APP的各類訴求中,調查顯示,95后比95前的比例高出10%。閑聊天、溝通感情等社交活動多是95后的行為,95前對工作的側重更多。此外,95后更傾向微信社交,人均微信好友約為240個,是通訊錄的1.63倍。同時更願意使用表情包,95后在聊天中使用表情包的意願度為69.8%,聊天去文字化成大勢所趨。

  購買手機價格接近月收入2倍

  調查顯示,八成95后不會為明星代言買單,“性能是手機最好的代言”,但95后在購買手機時表現得“更有錢”、“更慷慨”。

  95后購買手機的價格平均為3662元,但平均月收入僅為2210元。購買手機的平均價格是收入的1.7倍。相比而言,95前月平均收入為8502元,購買手機的平均價格為4326元,手機價格僅佔平均月收入的一半左右。

  16.5%的95后購買手機的價格在5000元-10000元之間,可見高價位的手機依然受到部分95后的青睞。

  95后購機時不差錢跟他們大部分還是學生群體無固定收入有關,因為是其父母為他們買單。調查表明,66%的95后擁有超過自身月收入手機的原因是“家長購買”或“長輩贈送”。

  有趣的是,統計分析表明,開放性人格特質高的人購買的手機價格更高,比開放性低的人購買的手機價格高出10%。根據心理學原理,這類人更願意用金錢來滿足對新科技、新事物的追求。此外,手機價格高的95后更愛交朋友,他們的微信好友的數量是手機價格低的95后的2.2倍。

  研究還發現,使用高價格手機的95后自我評價更低。根據消費心理學理論,炫耀式消費是人們印象管理的一種途徑,人們會購買超過自身經濟實力的商品來提升自己的自我形象。因此,傾向於購買高價手機的人可能以此來彌補個人的自我評價的不足。(謝藝觀)

(責編:王晴、胡挹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