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專訪東航勞模飛行員家庭:軍功章的另一半

2019年04月28日10:47 | 來源:人民網-產經頻道
小字號

又是一年“五一”時,一大批榮獲全國、省部級勞模先進稱號的人物走近了我們的視野。

今天,我們近距離接觸到東航勞模先進人物的家庭,切實感受勞模職業生涯的苦與甜,從勞模身邊家人的視角去解讀勞模何以成為勞模,以及愛人眼裡勞模對事業長久專注深情的理解與認知。

擁有15年飛行資歷的孫文吉,是B737機型大隊的一名年輕飛行員。在組織和領導的關心幫助之下,從24歲剛到航空公司成為副駕駛,到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和飛行技術,他僅用了四年的時間就成為了一名波音B737機型的責任機長。

從基礎做起,認真學習專業理論﹔從點滴做起,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從細節做起,全力確保飛行安全——孫文吉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實實、勤勤懇懇。2010年被任命為B737安技室安技督察,2011年被聘任為B737機型A類教員,2018年成為東航首個飛行訓練分部的經理……作為上航最年輕的PEPEC考試員,他還先后榮獲上航優秀共產黨員、2009年度東航青年崗位手、“世博會窗口服務”先進個人、上航第七屆“十佳青年”等榮譽。在一路光鮮的履歷背后,是異於常人的付出與努力。

做工作上的有心人

為了讓飛行員能夠直觀地學習到知識要點,孫機長重新拾起了大學工業設計的老本行,他嘗試用圖畫來解釋運行要點或者系統原理,手繪了一批飛行知識要點並通過行業內部的社交途徑進行分享與傳播。2017年3月,一張機長燃油決斷的手繪筆記在民航圈內瘋傳,為了幫助副駕駛們搞懂復雜繁瑣的燃油決斷問題,孫機長創作了一張手繪圖,把復雜的內容簡單化、具象化,方便大家理解和記憶。孫機長分享到朋友圈的這張涂鴉,在整個民航圈內引起了廣泛的轉發與收藏,大家珍藏的不僅是一個小小的知識點,更是驚嘆於居然有人以這樣的方式熱愛著自己正在從事的飛行事業,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去引領整個飛行團隊共同進步成長。

2018年5月,東航在上航飛行部組建全公司第一個飛行訓練分部,孫文吉被任命為分部經理,承擔起公司年輕飛行員培養的重任,用心為公司飛行隊伍培養輸送合格人才。以己之長,授人以漁。孫文吉無意中了解到,專業技術類的業務通告以文字的效果呈現隻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圖片會稍微強化一些重要知識點的掌握,而視頻畫面是最能直觀展示並能生成深刻記憶的一種方式。他為自己提出了新挑戰。

在參與運行管理57個微信工作群的同時,孫文吉創新了飛行業務技能學習傳導的新模式,在自己主導設立的微信公眾號、創辦的飛行雲知識分享平台的基礎上,將一批針對飛行理論薄弱知識點與重要系統操作流程的作業指導方針進一步以短視頻的直觀方式呈現出來。這批短視頻以更短頻快的方式,有效強化飛機駕駛員的操作技能,在飛行員隊伍中引起強積極而熱烈的反響。

從每一次飛行中提升飛行技術,從每一次思考中總結不足之處,孫文吉將自己飛行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所得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這些創新式的培訓成果,不僅是他主動思考的成果,更是一種無私的分享,一份匠心的傳承。

做校園裡的好榜樣

2002年,上航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民航學院合作培養飛行學員,創立學制為2+2的改駕生(即在校學至大學二年級,大三轉入南航民航學院並赴國外留學兩年),大四畢業后直接進入上航工作。

在學校的時候,身為班長的孫文吉,早上第一件事兒就是播放“搖滾樂”把宿舍其他三個兄弟叫醒,再拿個臉盆挨個敲醒其他宿舍,然后洗漱完整個班排好隊伍去教室上課。

2014年4月25日,作為南航培養的首批飛行學員,在畢業的第十個年頭,孫文吉帶領22位已成長為機長的同學回到母校。此次返校,機長們特別定制了一尊銅鷹贈送給母校,寓意著展翅翱翔的美好願景。與此同時,為了感謝母校的培養,鼓勵在校飛行學員努力學習,23位機長主動出資,集體設立了“雄鷹獎學金”,面向在校飛行學員設立每年3萬元的特別獎學金以支持母校飛行人才的培養。與此相關的“勵志獎”、“守紀獎”、“擔當獎”和“勤學獎”四個獎項,每年吸引著百余名志存高遠的飛行學員的踴躍參與。

今年,是“雄鷹獎學金”設立的第5個年頭。5年來,至少有百余名南航大的飛行學員在孫文吉及同事對於母校的回饋中受益受惠。作為一名組織上的團干部,文吉還主動關心和幫助團員青年,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幫助他們實現自我,盡快的成長,讓青年團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服務社會,為和諧社會做出一份貢獻。

烏鴉尚反哺,寸草報春暉。孫文吉與同事兄弟們緊密團結在一起,用自己的行動默默支持並回報著中國的飛行事業。

做家庭裡的調味劑

看似無所不能的“孫機長”、“孫經理”、“孫書記”,回到家中卻隻能成為家庭事務中的“跑龍套”。常年飛行在外,能夠留在家裡的時間本來就不多,再加上管理崗位的職責使然,不飛行的日子還要擔負起飛行團隊管理的諸多行政事務。正因如此,能夠陪伴在愛人子女身邊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

幸福的家庭總相似。問起家庭中對自己的事業支持最大、付出最多的一個人是誰,孫文吉毫不猶豫地把溫柔的目光投向了坐在身邊的妻子。孫文吉的妻子原本是一名初中數學老師,自從家裡添了二寶之后,愛人便把全部精心都投入到保障丈夫無后顧之憂地飛行、與兩個孩子的教育培養之中。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從嫁給飛行員的第一天起,每一位家屬都知曉了自己應盡的道義與職責:飛行任務為上,家中大小事務盡擔﹔勤外休息為重,業務學習常抓不懈﹔壓力疏導為要,營造和諧家庭氛圍。問起家庭分工,孫文吉在家主要承擔的角色是孩子們的“英語老師”和“體育老師”,而家中其余所有家庭事務,大到孩子入學家中故障維修、小到一日三餐學習輔導,全部都由妻子柔弱的肩膀一力承擔。

回憶懷二寶的時候,孫文吉的妻子獨自去醫院產檢,在得知即將臨產的消息后,鎮定自若地為自己辦理了入院手續,然后一一通知家人。她並不知道,此前的一天,孫文吉在執行齊齊哈爾飛往青島的航班時,一位旅客突感身體不適,情況越來越嚴重,在綜合各方面因素后,孫文吉立即與地面協調,將航班備降在臨近的大連機場,並及時聯系好救護車和醫生,最終病人成功獲救。這件事發生的第二天,他們的小女兒伴著新生的喜悅來到了人間。

向愛而生,努力為善。當孫文吉把優秀練成一種深入骨隨氣質中的習慣時,他的家人也用無條件的理解支持凝結成他勇往直前最大動力。這個小小的家庭就像一個小小的能量球,映照出千千萬萬東航人的小舍與大得,傳頌著不計其數民航人的小我與大我,匯聚成天南海北中國人的小情與大愛,與全天下發光發熱的能量球一起,推動著一個民族與國家堅定前行的步伐。(李盛)

(責編:董菁、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