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行李“開口說話” 東航RFID技術首度亮相滬港快線

我國內地民航業首家在行李上使用RFID追蹤技術的東航,4月29日起在其“浦東-香港”滬港快線航班上引入這一技術,讓旅客能即時了解托運行李的進度。
而在率先使用RFID追蹤行李的東航虹橋-武漢航線上,新技術已經使行李處理中的准確率達到了99%,較原先的技術方式提高了5個百分點,截至發稿時,該航線累計使用RFID技術跟蹤行李31668件,大幅降低了行李不正常運輸差錯率,行李遲運量同比下降23.76%。
工作人員即時查詢了解行李動態定位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無需機械或者光學接觸,就能夠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基於RFID技術的行李條和行李全程跟蹤系統,是當前國際民航業行李管理領域最先進的技術手段之一,較之光學掃碼等模式,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今年1月28日,東航在業內啟用首個RFID行李全程跟蹤系統,首先在其虹橋-武漢航線上線。
過去,行李在民航業常被稱為“不會說話的旅客”,要准確了解一件行李是否跟上主人、運輸中的准確位置,難度頗大。在RFID技術推行之前,東航已經積極探索採用光學掃描條碼的方式,在行李收運、分揀、裝機及卸機等關鍵節點進行數據採集,動態追蹤每件行李的運輸狀態,成為中國民航首家大規模實現行李全流程追蹤的航空公司,在浦東、虹橋、昆明、西安等國內主要站點實現了動態追蹤功能。
而隨著RFID技術的應用,行李數據信息的採集率和行李追蹤的准確性得以大大提升。比起過去隻能在某一個掃碼節點定位、提供信息,RFID能夠使行李信息真正實現實時共享和精准定位,讓旅客行李全程“有跡可循”、“開口說話”,既可以供航司自身追蹤管理,也可以面向旅客開放。
RFID技術幫助旅客即時了解托運行李的蹤跡
目前,東航平均每天已經有超過8萬件行李信息通過微信小程序供旅客查詢﹔在東航上線的行李全程跟蹤系統中,旅客能像查快遞一樣,在微信小程序“中國東方航空”界面上,掃描或輸入自己的行李牌號碼,實時了解托運行李有否已經被分揀、裝機,是否同機到達。
東航的浦東-香港滬港快線是其精品航線之一,日均航班量達8班,客座率常年保持高位。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在行李處理系統中較早使用RFID技術的國際機場,已經具備成熟的技術應用環境。東航在此基礎上再次發力,加快RFID技術在浦東-香港航線上的投入應用,進一步完善了其行李全流程追蹤系統,也為旅客提升了出行體驗。
東航滬港航線上的RFID行李條
4月29日起,乘坐東航浦東-香港快線航班的旅客就能夠通過東航APP、東航微信小程序,動態追蹤托運行李在分揀、裝機、到達等關鍵節點的運輸位置,實現對自己托運行李全流程的精准了解。
預計到2019年年底,東航有望在主基地上海兩場和旗下各分子公司的基地航站全面啟用RFID。(《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通訊員趙佳威、陳辰、居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