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筑夢大灣區:深圳鹽田多方位打造現代化綠色新港城

2019年05月01日14:47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一個個奇思妙想在這裡正在或已經成為現實。

深圳鹽田——一個乘借改革開放東風茁壯成長的新港城,無疑是新中國騰飛發展的“微小”縮影。

21年前,深圳市鹽田區正式挂牌揭幕,轄區總面積74.99平方公裡。

21年荊棘路,鹽田充分發揮改革開放敢闖敢試的勢頭和沖勁,利用三面環山一面朝海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區位優勢,開辟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發展之路。目前,鹽田已形成港口物流、黃金珠寶、濱海旅游、生物科技等四大傳統支柱產業。

提起鹽田就不得不提鹽田港。自開港以來,鹽田港集裝箱吞吐量持續增長,2018年集裝箱吞吐量達1316萬標箱,連續多年保持單港集裝箱年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港口物流業保持快速發展態勢,高端物流業態不斷聚集。

港口是城市發展的動力引擎和重要依托。2017年,鹽田河臨港產業帶被列入深圳市重點發展區域,將在10年內打造建成港城協調、產業領先、開放創新、綠色低碳的臨港創業生態城。

鹽田還以濱海旅游度假勝地而為人熟知。鹽田建區時間雖短,但本土文化元素豐富,擁有大梅沙古遺址、“一街兩制”中英街、東部華僑城等歷史文化遺產和新景區,成功創建全國首個國家旅游服務標准化示范區。近年來,鹽田“旅游+”新業態快速發展,2018年鹽田接待游客1223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達95.93億元(人民幣,下同),近五年全區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8.3%。

在做強傳統支柱產業的同時,鹽田積極發展新興產業。重點瞄准人工智能、生物和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發展風口,從研發投入、技術創新、專利保護等方面給予企業全方位支持服務,已初步形成了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產業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

依托鹽田河臨港產業帶和全市規模最大、專業化程度最高的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等優質載體,目前鹽田已擁有生物與生命健康重點企業37家、人工智能企業4家。2018年戰略性新興產實現增加值74.55億元。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鹽田遵循新型綠色城市的發展理念,打造生態高地。轄區森林覆蓋率超過64.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4.09平方米,並在全國率先建立城市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體系,連續多年實現城市GDP與GEP“雙核算、雙運行、雙提升”。先后獲得華南地區首個國家生態區、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等多項榮譽。

新時期,鹽田迎來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歷史新機遇。2019年鹽田區政府提出,將重點建設沙頭角深港國際旅游消費合作區。

該合作區核心區域包括深圳沙頭角邊境特別管理區和香港沙頭角邊境禁區,拓展圈包括深方一側的沙頭角街道、海山街道,港方一側的新界北區域,將輻射香港新界沿海區域和島嶼、深圳大鵬半島、惠州和深汕特別合作區形成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黃金海岸帶。

中共鹽田區委書記陳清表示,鹽田因改革開放而生,具有優越的地理區位條件和獨特的生態資源稟賦,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背景下,鹽田正步入新一輪的建設發展高潮。

他說,未來沙頭角深港國際旅游消費合作區,將打造集跨境旅游合作區、國際商貿消費先行地、深港先行先試承載平台、大灣區深度合作示范區於一體的宜居宜業宜游區域發展范例。(中新社記者 徐曉美)

中新社深圳5月1日電

(責編:初梓瑞、庄紅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