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網貸平台僅剩千家 並購整合成出路

劉雙霞
2019年05月08日07:42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網貸平台僅剩千家 並購整合成出路

快速發展五年之后,網貸平台數重回千家。多家第三方平台數據顯示,4月底,網貸運營平台數量在千家附近。此外,網貸行業成交量也持續下降。在分析人士看來,網貸行業持續低迷,是市場環境、監管要求和替代品崛起等多重因素疊加的綜合結果。未來一段時期內,網貸行業會加速出清,成交低迷的狀況仍會延續下去。對於存續的中小平台來講,尋求並購整合是出路之一。

平台數量減至千家

網貸平台數量減至千家關口。據網貸之家發布的《2019年4月份全國P2P網貸行業快報》(以下簡稱《月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4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數量下降至973家,相比3月底減少了36家。根據網貸之家數據統計顯示,這是P2P網貸行業自2014年5月正常運營平台數量突破千家后,正常運營平台數量首次跌破千家。

據網貸天眼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我國P2P網貸平台數量累計達6715家,其中問題平台5400家,在運營平台1315家。另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4月全國正常運營的網貸平台共計998家,新增問題平台數49家。

在4月,除了平台數量以外,網貸行業成交量也繼續下滑。《月報》數據顯示,在2019年4月,網貸行業成交量為937.74億元,相比上月減少64.54億元,環比下降6.53%,同比下降45.83%。截至2019年4月底,P2P網貸行業累計成交量為8.42萬億元。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4月網貸成交量出現小幅下降,主要因為4月恰逢清明節假期,再加上因近期風險事件對行業產生了負面影響,出借人信心受挫,活躍度有所下降。

在收益率方面,4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結束下降趨勢,出現一定幅度上升。數據顯示,2019年4月,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10.26%,刷新近7個月新高,環比上升47個基點。對此變化,分析指出,因為受行業內負面事件的影響,部分平台的出借活躍度下降,平台通過上調出借端利率水平,吸引新的出借人,提高續投率。

備案漸近行業加速出清

在網貸備案漸近的背景下,網貸行業加速出清。近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有條件備案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流出。根據《方案》,將網貸機構分為區域性和全國性的經營平台,並在實繳注冊資本、風險准備金和風險補償金等方面做出區別規定。

在此背景下,雪山貸、易通貸等問題平台爆雷。 據不完全統計,4月停業及問題平台數量為36家,相比3月略有增加,主要原因在於近期清盤平台數量明顯增加,4月至少有17家平台進行清盤退出。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認為,雖然總體來看,網貸平台數量減少了80%以上,但是數量依然不少,每月減少數量有限,未來減少趨勢會變慢。成交量下降主要是受到“三降”政策影響,有意控制網貸平台成交量,此外,爆雷平台不斷,這與部分投資人持幣觀望或轉投其他金融產業有關。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網貸成交持續低迷,是市場環境、監管要求和替代品崛起等多重因素疊加的綜合結果。具體來看,團貸網等頭部平台爆雷,加深市場恐慌情緒,進一步惡化市場環境﹔《方案》在市場流出后,再次向市場表明監管嚴控平台規模的決心,促進頭部平台主動控規模﹔股市的好轉則為資金開辟了新的投資渠道,對出借人有分流效應。

從網貸活躍人數可窺見市場對行業的信心變化。數據顯示,2019年4月,網貸行業的活躍出借人數、活躍借款人數分別為215.09萬人、250.43萬人,其中活躍出借人數環比下降6.27%,約減少14.39萬人﹔活躍借款人數環比下降4.7%,約減少12.36萬人。

在薛洪言看來,未來一段時期內,上述因素仍然存在,P2P成交低迷的狀況仍會延續下去。

並購整合成出路之一

對於存續平台而言,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現行相對“嚴苛”的備案試點方案面前,暫未達標的網貸機構進行並購、合作從而達到業務整合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薛洪言認為,並購重組屬於市場化出清手段,實力股東的入局,能夠提振各方信心,助力備案工作順利推進,備受地方監管機構歡迎。

北京商報記者關注到,4月25日,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召開了機構投資並購重組專題研討會,鼓勵規范程度高、規模較大、經營良好的網貸機構,整合其他網貸機構﹔鼓勵知名投資機構、大型產業集團、大型互聯網企業投資入股、整合網貸機構。

會議披露,重點鼓勵三種形式的整合和優化:行業內整合。鼓勵規范程度高、規模較大、經營良好的網貸機構,整合其他網貸機構﹔跨行業整合。鼓勵知名投資機構、大型產業集團、大型互聯網企業投資入股、整合網貸機構﹔機構內整合。鼓勵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多家平台的網貸機構,進行整合與優化。

就並購標的估值問題,會議提出,問題平台與良性平台的估值標准應進行區別,從平台實際運營情況出發,參考合規性、技術實力、運營團隊、客群質量等維度進行綜合考評,以減少合作方的投資風險,確保並購項目順利開展。

不過,薛洪言認為,備案條件的不確定性,讓潛在的買家普遍處於觀望狀態,要想看到並購潮如期而至,監管層需要釋放更為清晰的信號。

王詩強也表示,目前監管並沒有給並購提供政策支持,再加上部分平台前期發展不規范,業務錯綜復雜,因此,頭部網貸平台沒有並購的動力,按照現有監管政策,並購並不會成為趨勢。但是,不排除部分金融巨頭布局網貸業務,收購少量網貸平台的情況出現。

薛洪言進一步指出,P2P大型化是趨勢所在,互聯網大平台和商業銀行都是理想的買家﹔至於賣方,身家清白、合規性好是前提條件,此外便是基於備案通過概率的綜合考量,如三輪備案檢查結果、是否受地方監管機構支持等。

(責編:董菁、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