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限量發售 炒鞋亂象讓市場和消費者“很受傷”
商家限量發售,炒鞋者通過買斷黃金尺碼等手段拉抬價格上漲幾倍、甚至幾十倍
炒鞋亂象讓市場和消費者“很受傷”
不久前,在美國最大的球鞋電商平台Stock X官網上,李寧為NBA巨星韋德發售了一款限量球鞋。這雙原價隻有1000多元的球鞋,在二手市場的價格短時間暴漲到最高4萬元,漲了近40倍。
如今,不管是在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經常能看到在商店門前排隊“搶鞋”的情形。在這些人中,有一些是真正的球鞋愛好者,也有一些是沖著炒鞋來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黃牛。
炒鞋市場是如何火起來的?炒鞋群體現狀如何?《工人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由愛好轉變為“生意”
現在社會上流行這樣一句話:中年人炒股,年輕人炒鞋。
26歲的趙斌是江西南昌人,在美國加州留學。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鞋販子。在國外留學期間,除了上課,他都在和球鞋打交道。
在趙斌於美國租住的房子裡,囤積著幾百雙熱門球鞋,其中大部分是最近比較火的“AJ ONE”和“YEEZY BOOST”。
“這雙‘AJ ONE綠腳趾’的發售價是1000多元,被我搶到了,由於是限量發售的,現在二手市場的價格已經到了5000多元,而且很好賣出去。”趙斌說。
像很多鞋販子一樣,趙斌剛開始也是一名球鞋愛好者,一次賣鞋的經歷讓他發現了球鞋交易中蘊藏的“商機”。
“我買的第一雙限量球鞋是‘AJ ONE禁穿’,這款鞋是喬丹當年打球穿的,有收藏價值。后來我急需用錢,就想把它賣了,發現這雙2600元購買的球鞋已經漲到了4000多元。”趙斌說。
排隊搶限量鞋,再炒上高價拋售,是鞋販子們賺錢的主要手段。現在,每當有新鞋發售,趙斌都會花錢雇十幾個人去實體店門口排隊搶購,其中有退休的老人,也有在校學生。他還在國內雇了兩個客服人員專門負責售后服務。“一雙球鞋經常能賺2000多元,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能賺10多萬元。”他說。
Stock X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球鞋二級市場銷量中,耐克旗下的AJ品牌佔據了44%的份額,Nike品牌(除AJ)佔26%,Adidas品牌佔24%。相比發售價的二級市場價格,AJ、Nike、Adidas三大品牌分別溢價59%、58%、25%。
商家和鞋販子的“默契配合”
“其實球鞋不只是一雙用來穿的鞋子,它們背后也有歷史和底蘊,我收藏的很多鞋背后都有故事。”北京的劉子濤說,他們這種喜歡收藏球鞋的人行話叫做“Sneakerhead”。“有時為了買一雙鞋,我們會省吃儉用好幾個月把錢省出來,天天盯著網站有沒有貨。”
記者了解到,除了鞋背后的文化內涵,炒鞋市場的出現與商家的限量發售和明星示范效應不無關系。“有時,明星們上節目穿過的聯名款球鞋,第二天就能漲價1000元。”劉子濤表示。
國內炒鞋的火熱可以追溯到2015年,這一時期有多名NBA球星來到中國,推動了球鞋文化的傳播。同年,一款名為“毒”的APP問世,起初它只是一個球鞋信息交流平台,次年增加了交易功能。同時,一些帶有嘻哈文化的綜藝、娛樂節目陸續播出,明星們的時尚穿搭讓一些年輕人熱衷於好看的球鞋。
與此同時,一些運動品牌屢屢制造營銷噱頭,並通過限量、抽簽發售等方式來刺激球鞋市場繁榮。
有業內人士認為,球鞋市場之所以如此火爆,應主要歸結於商家的飢餓營銷。Nike等球鞋商家能較為精准地預測出市場上消費者對某款產品的需求量,進而控制市場上新品的貨量。此外,商家還會在球鞋首發一段時間之后進行補貨,將此前渴望購買但沒買到的客戶轉化為品牌的銷售額。因此,商家的飢餓營銷推升了球鞋二手市場的轉賣價格,不少人從中看到了“商機”,商家和鞋販子的“默契配合”,完成了對球鞋市場的炒作。
趙斌表示,炒鞋者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官方渠道搶鞋,並在市場售賣賺利差的散戶﹔另一類是通過大量掃貨、提拉價格等方式左右市場價格的庄家。“后者不需要對鞋有感情,他們隻要對市場有敏銳的判斷就行。”在庄家眼裡,炒鞋的核心是為了加劇供求不平衡。在這套體系中,掃貨是關鍵。男款的40~45碼、女款的36~37.5碼,被稱為“黃金碼”,是庄家掃貨的主要對象。“庄家隻需要買斷一兩個‘黃金碼’就行。‘黃金碼’短缺造成的價格上漲,會拉動其他尺碼的價格上漲,從而把控整體價格。”
“很容易收到假鞋”
24歲的劉麗琪是個喜歡打籃球的女孩,同時也熱衷於購買、收藏籃球鞋。她經常會在一雙限量款鞋開放預約資格的日子裡,早早起床,把自己的身份証號碼、鞋子尺碼和手機號碼等信息發到某一平台上。
“這種活動都是先到先得,預約成功后會收到官方發來的消息,隻有這樣你才算真正獲取了去實體店裡買鞋的資格。”劉麗琪告訴記者,去年她平均預約10次才會有1次中簽。“如果沒有中簽,隻能去二手市場買,但那裡的價格跟發售價就不是一個層級了。”
“現在球鞋市場越來越不健康了,市場有些畸形,因為炒鞋的太多了,很多人已經失去了買鞋的初心,鞋已經成了謀利的工具。”劉麗琪氣憤地說,由於現在炒鞋泛濫,對於自己喜歡的球鞋,她要麼買不到,要麼買不起。
炒鞋瘋狂邁進的同時,假鞋也開始出現。在北京西單經營多年的鞋店老板田野坦言:“做我們這行其實風險很大,因為很容易收到假鞋。我碰到過好幾次,對方卻死不承認。如此得來的鞋根本賣不出去,隻能由我們自己承擔損失。我曾遇到過一個上家通過將假鞋運送到國外再寄回國內的方式牟利,一旦不慎賣出假鞋,就很難再繼續做下去。”
趙斌說,目前國內外的交易平台有很多,像Nice、轉轉、閑魚等平台收取少許或不收手續費,但不保真。而像毒、Stock X等平台則提供鑒假服務,每單收取9.5%的手續費。“這就意味著整雙鞋的交易成本,在無形中又被費率抬高了。”
毒APP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5月7日,平台有15位鑒定師,累計鑒定超過1620萬件。其中,人氣高的鑒定師日均鑒定數量超4000件。鑒定需要排隊等待,而分配到每雙鞋的鑒定時間隻有短短幾秒。
田野認為:“一雙好的限量版球鞋,不是像酒一樣越藏越香。因為不管保存得多好,經過五六年的時間,膠水、皮革都會老化,失去了穿著的基本功能,便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價值了。”(周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