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山東臨沂:商貿物流搞活一座城

2019年06月05日07:3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山東臨沂:商貿物流搞活一座城

在“臨沂進口商品城”歐洲站名品匯貨架上,擺滿了來自英、法、德、意等歐洲國家的進口商品,不時有消費者前來洽談選購。名品匯總經理張瑞玲說:“這幾年臨沂變化太大了,因為看好臨沂的發展和市場的潛力,我專門辭掉了上市公司的工作,和家人一起從溫州來到臨沂定居發展。”

張瑞玲的選擇,是臨沂用商貿物流搞活一座城的生動注腳。近年來,地處沂蒙革命老區的山東省臨沂市,在不沿邊、不靠海,沒有區位和資源優勢的情況下,孕育了一座包羅萬象的臨沂商城,走出了一條以商貿物流業為龍頭帶動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之路。“土貨不出,外貨不入”的閉塞之地,一舉蛻變成聞名全國的“市場名城”“物流之都”。

小地攤蝶變為國際化商城

“馬路街邊小地攤,大棚底下水泥台。”這句挂在群眾嘴邊的順口溜,正是臨沂商城的雛形。

對於擺地攤的經歷,今年65歲的臨沂市照明電器協會會長、天馬燈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同光記憶猶新。彼時,囊中羞澀的他,把一個空紙箱扣過來,鋪上一塊紅布,就算擺起了自己的攤位:賣銀飾。

“當時一個攤位隻交一角或兩角錢的稅,有時甚至不要。”劉同光回憶說,后來政府又將“五天一集”改為“天天逢集”,大大激發了群眾的經商熱情。

醒得早、起得早、干得早的劉同光們靠擺地攤維持生計,也聚攏來了人氣。小地攤慢慢形成了集貿式市場,成為臨沂商城的源頭。當地政府順應民意,因勢利導,堅持“人民市場人民建、公益事業大家辦”“誰投資、誰受益”等指導思想,實施“放水養魚”的政策,特別是專業批發市場“五先五后”的發展思路,即“先成市后建場、先繁榮后規范、先綜合后分離、先分散后集中、先簡易后提高”,使得各類市場如雨后春筍般相繼崛起。

政府“放心、放手、放膽”的政策,激發了群眾“敢想、敢闖、敢為”的信心。到20世紀90年代末,就有16處市場年成交額過億元。2008年、2011年臨沂先后獲評“中國市場名城”“中國物流之都”。

劉同光見証了臨沂商城發展的所有階段:小地攤、大棚底、專業批發市場、現代商貿物流城、國際化商城。經過幾十年的打拼,他也逐漸從賣銀飾的小攤主變成了在照明行業赫赫有名的燈飾大王。

“隻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在臨沂蹲點調研期間,劉同光不止一次向記者介紹商城的品類之全,語氣裡滿是自豪:大到汽車配件、小到針頭線腦,包羅萬象,商品種類涵蓋小商品、五金、建材、園林機械、勞保用品等27個大類6萬個品種,基本覆蓋了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主要門類,形成了專業細分、種類齊全、特色鮮明的商貿批發市場集群。

“2018年,商城實現市場交易額5056.3億元,同比增長11.1%。”據臨沂市政協副主席、臨沂商城管委會主任李宗濤介紹,目前,商城擁有專業批發市場131處,商鋪和攤位6.63萬個,經營業戶5.2萬戶,經營人員20.19萬人,商品輻射全國各地,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果在每個店鋪停留1分鐘,逛遍所有的門店,不吃不喝也需要40多天。”

從“商貿臨沂”到“物流天下”

在臨沂,記者發現一種現象:從廣州運輸一批貨物到新疆,一般不直發目的地,而是舍近求遠在臨沂周轉,然后再發至新疆……

“許多貨物中轉臨沂,雖然從距離看是繞遠了,但實際上卻節省了運輸時間,而且費用也更低了。”李宗濤向記者解密,這得益於臨沂輻射全國、周轉快捷、方式靈活的龐大物流體系。據統計,臨沂商城現有物流園區24處,物流公司、經營業戶2367戶,貨運車輛2.06萬輛。擁有配載線路2000多條,覆蓋全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通達全國所有港口和口岸,日均發送貨物20多萬噸,可實現600公裡以內次日到達,1500公裡隔日到達,3000公裡以上3~7天到達。

商城建起來 城市興起來

臨沂新商貿園區的金蘭物流基地一派繁忙景象。一輛從宿遷給臨沂商城運送服裝的貨車,卸下貨物后很快就把泰安的家具、濟寧的火腿腸等裝滿發往福州的專線車。一位貨主告訴記者,在其他地方,起碼要兩三天才能配滿這車貨。這位貨主還給記者舉例:一張乒乓球桌從上海發往烏魯木齊,直發需要200元左右,從上海發到臨沂周轉,再發到烏魯木齊,費用隻要150元左右。

“商貿催生了物流,物流反哺商貿發展,實現了臨沂商貿物流業的持續繁榮。”山東蘭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士嶺說,臨沂已經成為江北最大的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中心。隨著金蘭物流基地、天源國際物流園等一大批物流園區相繼落成,物流成為臨沂商城新時代創新理念、蓄力發展的重要支撐點。

商貿臨沂,物流天下。5月24日,伴隨著汽笛鳴響,75044次臨沂—塔什干“齊魯號”歐亞班列從臨沂濟鐵物流園始發,這是一條直達中亞五國的國際鐵路物流新線路。背靠強大的物流體系,借助“一帶一路”機遇,臨沂商城正加快布局海外商城,提速商城國際化進程。按照“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的思路,目前已建成並運營巴基斯坦瓜達爾港自由區、沙特阿拉伯吉達等9處海外商城、海外倉。

新明輝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輝,是臨沂商城的“商二代”。依托首創的線上線下“雙平台O2O”經營模式,李輝把父親手中年銷售額6萬元的傳統店鋪,一舉打造成全國最大的勞保用品垂直電商平台,2018年營業額突破了15億元。

商城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大量創業和就業機會,造就了一大批民營企業家,解決了100多萬人的就業問題。

臨沂市蘭山區義堂鎮是全國四大板材生產基地之一,板材早已成為義堂的代名詞。在義堂鎮採訪時,記者看到,大大小小的木業加工廠鱗次櫛比。“臨沂商城輻射帶動促進了義堂的產業發展。”義堂鎮黨委書記劉振超說,全鎮擁有板材生產相關企業4300多家,年加工木材3000萬立方米,生產膠合板、貼面板、科技木等九大系列200多個品種,在全國板材市場份額中佔1/4以上。

隨著商城的壯大,一批產業被帶動起來並快速發展,形成了蘭山、費縣板材生產基地,平邑、沂水勞保用品加工基地以及臨沂工業園、李庄家電工業園等一系列生產加工基地和園區,並促進了會展、金融、倉儲等現代服務業的蓬勃興起。

商城發展帶來的紅利也惠及當地群眾。宋王庄社區大力發展以專業市場為主的集體經濟,先后建起了建材、家具等18處專業批發市場,集體年純收入過億元,目前社區居民已普遍享受“糧、油、煤、醫、學”五免費和退休制度,55歲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享受400元至1800元不等的養老補助金。

市場建設擴大了城市規模,商城發展促進了產業、人口和資源要素的集聚,20多萬經營業戶和30多萬客商增加了城市人口,帶動了房地產、餐飲、休閑娛樂等產業的快速發展。李宗濤說:“臨沂商城強大的輻射帶動形成了‘建一個市場,帶一批產業,富一方百姓,興一座城市’的生動局面。”

(本報記者 趙秋麗 李志臣)

(責編:車柯蒙、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