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電影產業面臨更大競爭

2019年06月18日08:16 | 來源:中國經濟網
小字號

近日,貓眼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5月,中國電影分賬票房(不含服務費)累計249.41億元,同比下降6.35%。2019年1月至5月觀影人數僅為6.89億人次,比2018年1月至5月少了1億人次。這是自2011年以來,我國電影的分賬票房和觀影人次同期首次下降。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教授王青亦認為,從行業層面來說,此種現象和網絡視頻收費及會員制度日趨完善有關。“如今,通過視頻網站觀看院線電影的綜合成本大大降低,前往電影院看電影已經不再是剛需,這就減少了一部分觀影人數。”王青亦說,從政策層面而言,前段時間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於進一步規范影視行業稅收秩序有關工作的通知》,不可避免地會對一部分電影項目運作產生影響,“一些影視企業遇到了稅務問題,處於整頓的良性調整過程,屬於正常現象。”

慈文傳媒集團副總裁趙斌則認為,這次產業數據下降表明兩點:首先,在有效的整頓舉措下,一直以來的票房數據造假現象得到了一定遏制﹔其次,網絡大電影及網絡劇迅速崛起,消費者對優質作品選擇權更多了,“堪比院線電影質量水平的網絡作品日益增多,這也對院線電影的發展構成了挑戰。”趙斌說。

近年來,我國電影產量一直保持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8年,我國電影產量從893部增加到1082部﹔2018年電影產量總計1082部,其中新上映電影504部﹔TOP10及TOP20影片票房佔總票房比重仍在逐年上升。盡管目前電影行業進入產能收縮期,但長遠來看,這並不意味著電影產業將出現不景氣局面。“一些項目停擺,融資出現困難,隻不過是暫時性的大浪淘沙,意味著我國電影產業將實現更進一步的轉型升級。”王青亦說。

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3年,我國電影產業將持續保持良性發展態勢。一方面,相較於一二線城市,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均觀影人次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另一方面,渠道在三四五線城市的布局逐步完善,早期影院也將逐步度過培育期,相較於一二線城市,票價提升幅度也會出現不小變化。

“影視從業者隻有繼續保持精品意識和匠心意識,用心制作出膾炙人口的好作品,才能有效應對轉型升級帶來的挑戰。”王青亦說。(梁劍簫)

(責編:車柯蒙、孫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