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網絡交友詐騙套路

近期,網絡交友詐騙案在多地頻發。詐騙分子多以“戀愛交友”為名,誘騙受害者參與網絡博彩、投資等活動,或者直接以各種理由要求轉賬、發紅包,隨后“拉黑”“失聯”,從而騙取錢財。
今年5月,年輕白領張洪濤通過一個網絡交友平台認識了溫柔貌美的“萌萌”。“萌萌”告訴張洪濤,她是一位即將畢業的大四女生,想找個男朋友一起打拼。認識不久,他們便進入了“網戀”階段。隨后,“萌萌”以買衣服、買化妝品、找房子、交房租等理由從張洪濤那裡騙取近1萬元。
“我本來打算端午假期的時候和‘萌萌’見面,沒想到她直接把我拉黑了,我這才意識到遇上騙子了。”張洪濤說。
武漢市民王女士也有類似的經歷。近日,王女士通過一款社交App認識了一名自稱是某大型央企高管的男士。“對方經常主動跟我聊天,我們慢慢熟悉了起來。”王女士說,男方噓寒問暖,表現得熱情體貼,給她留下很好的印象。網聊10多天后,男方給她打過一次電話,更增加了她的信任。
聊天時,男方經常會不經意地提到一些高收益、高回報的“賺錢門路”,並表示可以帶王女士一起做。
“認識20天左右的時候,我試著投了幾千元,開始時賺了一些,而且可以很快取現。”王女士說,在男方慫恿下,她不斷加大投入,除了自己的存款外,還投入了一些網絡貸款,結果12萬元血本無歸。
今年以來,以網絡戀愛交友為名進行詐騙的案件在多地頻發。一些受害者稱,詐騙分子往往會通過婚戀網站或交友App軟件獲取相關信息,裝扮成“高富帥”“白富美”,頻繁與受害者進行交流,獲取其信任,然后再以有投資內幕消息等為名,通過展示各種虛假投資收益數據,誘騙受害者參與網絡博彩、投資等活動,並編造各種理由讓受害者加大投入,最終卷走其錢財。
據深圳龍崗警方公布的消息,今年前4個月,當地47名受害者遭遇此類詐騙,損失金額近1200萬元﹔福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以來,此類犯罪發案30多起,涉案金額800多萬元。
多地公安民警表示,網絡交友詐騙猖獗,與一些社交平台不認真履行實名認証義務有很大關系。這些平台靠收取會員費獲利,負有審核並實名認証會員身份信息義務,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完全可以採用人臉識別等更為安全的認証方式。
專家提醒,網絡交友詐騙套路並不復雜,年輕人在網絡交友時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多渠道核實對方身份。凡是涉及資金問題,務必保持清醒,多和家人、朋友商量,不要輕易被感情沖昏了頭腦。
(本報記者 劉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