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上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紓困

浙江凱信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是紹興上虞區一家從事高分子復合材料生產的企業,在今年3月卻遇到了“難題”:投資約1.7億元的技術改造項目剛完成技術攻堅和生產線調試,卻因流動資金短缺無法正常投產。“多虧一場‘及時雨’,公司獲得4200萬元新增授信。”副總經理柴曉偉滿是欣喜:“政府解難效果實打實,一解流動資金周轉之急!”
今年以來,紹興上虞區以“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活動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抓手,建立“現場解難、常態服務”機制。截至5月底,共發現問題約1100個,解決超過800個。
從“坐堂接診”到“跑堂問診”
“盡管產品供不應求,但流動資金缺口500萬元,讓人犯愁。”今年春節過后,在上虞區章鎮鎮“三服務”活動現場,一批當地企業家與上虞區15位部門和單位一把手面對面交流,很多問題得到了解決。
針對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上虞區建立起“現場解難、常態服務”機制。“今年以來,上虞區已推出‘百名行長走千家民企’等10余項金融服務。通過開發‘虞信寶’APP,緩解信用優質小微企業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貸款難問題。”上虞區金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了緩解企業融資難外,人才招攬難、排污用能指標緊缺等都成為政府著力排解的問題。今年以來,上虞區推進“百名局長聯系百家創新成長型企業”等活動,到一線主動對接聯系鄉鎮(街道),走訪屬地企業。截至5月底,已展開各類業務指導、事項辦理6000余次。
從單點解難到聯動助企
服務企業發展,關鍵在於精准響應訴求。上虞區通過開展一對一“法治體檢”等方式,幫助企業及時建立健全法律風險預警機制。2018年以來,上虞區共開展企業走訪等活動1400余場次。
為企業解難,需要協同發力。在了解和掌握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的困難后,上虞區對需要多部門協調解決的問題,及時形成清單,跨部門合力解難紓困。上虞區財政局一方面對接稅務、社保部門,及時回應企業對辦稅抵扣等咨詢需求﹔另一方面通過政策培訓,提高各部門單位和企業財務人員業務水平。
排憂解需,也需引智助力。作為浙江省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的主要集聚地之一,上虞區不少企業在轉型中面臨缺技術、缺人才問題。今年5月,紹興市杭州灣新材料技術創新聯盟在上虞區成立,成員包括10所國內高校和16家上虞工業企業。
“優化營商環境,需要增強部門橫向聯動,借助外力外智,不斷提高集成服務的能力。”上虞區委書記陶關鋒表示。
從企業跑腿到數據跑路
為信用良好、評價良好的小微企業累計發放信用貸款383筆共計3.33億元……今年3月,上虞區通過數據分析技術“精准識困”,為符合條件的困難制造業民企減輕負擔。為減輕企業辦事成本,上虞區還精簡辦事手續、壓縮辦理時間,目前已實現19個部門246個事項“一証通辦”。
營商環境的改善,大大增強了發展活力。今年一季度,上虞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長明顯加快:1至3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55.8億元,同比增長14.25%﹔新產品產值同比增長27.7%,企業生產經營更趨活躍,企業發展信心回暖。
為更好響應企業需求、服務企業發展,上虞區建立了跟蹤督查機制,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實行全周期管理,原則上要求一個月內為企業辦結或現場解答。上虞區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上虞區還專門成立了“觀察員隊伍”,吸納來自企業管理人員、法律和媒體界人士等社會各界力量,及時掌握企業發展需求,彌補服務機制短板,以多元評價機制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11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