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同款套餐外賣貴11元合理嗎?

記者實測某快餐品牌外賣價格比堂食貴 快餐店回應稱“外賣為單獨定價”

2019年07月24日08:08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同樣的套餐,外賣價格比堂食價格貴11元,還要額外支付9元的外送費。近期,有讀者稱,其在一快餐品牌自主開發的APP上發現同樣的產品,外送和到店取餐的價格差較多,其中某套餐價格相差11元。北京青年報記者探訪發現,多款APP上均存在此情況。對於差價,上述品牌的門店表示,外送與門店自取的價格確實有所差別,這是“公司定的”,而公司為何制定如此規則,該品牌沒有進一步解釋。

發現

外送自取兩套價格

日前,有網友稱:“在APP上點餐無意間發現同樣的單品外賣的價格比堂食的價格高很多。套餐甚至貴了11塊錢,最后還要額外另付外送服務費。”

北青報記者嘗試在該APP上點餐,對比發現,除火車站的門店個別產品價格略有差異外,其余地點堂食價格均價格相同。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這是由於該品牌不同地區的差異定價策略。隨后,北青報記者選擇了王府井地區與朝陽北路上的門店進行測試,發現確實存在外送商品價格與到店取餐價格不一致的情況。

以某套餐為例,如果選擇“到店取餐”,兩店的中號套餐價格均為21元﹔而選擇外賣送餐服務,同樣的中號套餐的價格均為32元。不僅是該套餐,北青報記者隨機選擇了比較暢銷的多款套餐,發現同店同規格選擇外賣比“到店取餐”的價格高出4.5元到6.5元不等。

此外,外賣還要在訂餐金額外,再收取9元的配送費。也就是說,如果加上配送費,外賣和自取套餐的價格差了20元。

那麼,線下門店的價格到底是多少呢?北青報記者到上述餐廳進行實地探訪,根據店內餐牌,上述套餐的價格與“到店取餐”一致,比外賣價格低。

北青報記者根據店內相關單品價格進行了累加計算,發現即使是套餐,外賣定價也比堂食略貴一些。那麼,外送與到店取餐的差價是否是因為套餐的優惠幅度不同呢?

以包含三種單品的某套餐為例,“到店取餐”的套餐價格約為三款單品價格的70.67%,而外賣同款套餐價格為三款單品總價的77.11%,優惠幅度略小。

同時,北青報記者發現,APP上,單品的外賣和堂食價格也有差異。其中,漢堡類產品價格上,外賣價格普遍貴2元﹔可樂和薯條貴約0.5元。

對比

多家餐廳外賣比堂食貴

北青報記者發現,外賣與堂食存在差價,不僅是上述餐廳一家。北青報記者登錄另一快餐APP發現,其外送的漢堡類單品部分比堂食貴1.5元。而套餐方面,這家店在外賣套餐搭配上與堂食略有差異,無法直接對比。

北青報記者隨后也對比了多家外賣平台上這些門店的價格,發現其與上述品牌APP上的外賣價格一致。

不僅如此,北青報記者也注意到,多家餐廳的堂食價格也與外賣有所差別。在一家主營早點的餐廳,原本1.2元的燒餅賣到了2元,原本8元一碗的羊雜湯賣到了10元,打包盒還要額外計費﹔而在一家主營米線的連鎖餐廳中,其主打的不同米線單品在外賣平台上的價格普遍比店內價格貴3元左右﹔一家以各種粥類為主的中式餐廳,其主打的粥品在外賣平台上要比店內銷售的價格高出2到4元﹔還有一家連鎖海鮮餐廳的粉絲蒸扇貝,在外賣平台銷售價格為25元/隻,店內則為15元。

不過,上述餐廳都不同程度地參加平台滿減活動,最高商品折扣有的達到5折,但上述快餐品牌雖然參加某外賣平台“滿49減9”活動,但原價比該品牌外賣APP的標價更高。

回應

“外賣採用單獨定價系統”

對於外賣與堂食價格不同,北青報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咨詢了上述快餐店。該品牌位於王府井地區的門店工作人員解釋稱,這是由於外賣平台要與商家分成導致的。而當北青報記者提出這種差價在其開發的APP上也同樣存在時,對方表示“這是公司定的,我們也不太清楚”,隨后其建議咨詢外賣熱線。而外賣熱線客服表示,無法對這一定價差別進行解釋。

針對同店不同價一事,快餐店方面回應北青報記者表示,品牌始終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物超所值的產品和服務。外賣有別於店內用餐的成本構成及經營模式,採用單獨的定價系統。同時,訂餐平台向消費者明示價格信息,確保消費者知曉價格詳情。

對於外賣和自取的商品價格不同一事,截至發稿時,另一家快餐品牌暫未回應。

文/本報記者 張鑫

統籌/余美英

財經觀察

外賣價高是侵權

還是利用價格杠杆?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對於外賣的價格暫時沒有專門的管理規范。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經營者因價格違法行為致使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多付價款的,應當退還多付部分”。

但法律界人士表示,這一法條執行的前提是有“價格違法行為”,而我國餐飲市場各個企業的產品定價完全是市場行為,如何定價,企業自主選擇。隻要企業在消費者消費前公示了價格,且沒有以低價吸引消費者再以高價結算的情況,即使同店同菜品定價不同,也不能就認為其存在價格違法行為。

經營者可以根據生產經營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作出自認為合理的定價。但是,保障經營者的自由定價權,並不等於無視消費者的知情權。

《價格法》明確規定“經營者銷售、收購商品和提供服務,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標價,注明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計價單位、價格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准等有關情況”,“經營者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但是在快餐店APP上,除了運送人力成本、包裝費等,並沒有實際標明同一款套餐,外賣比堂食價格貴在哪裡。

(責編:車柯蒙、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