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要著眼用戶需求

本月,今日頭條搜索引擎上線。目前,其母公司字節跳動旗下擁有今日頭條、抖音等多個大流量APP,字節跳動進入搜索領域,令業界關注。而截至今年6月,我國搜索引擎市場仍然是百度一家獨大,綜合市場份額佔比72.7%,其余搜索引擎佔比均未超過15%。在這樣的情況下,新競爭對手入局能否打破舊有的市場格局,成為看點。
事實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我國搜索引擎市場環境正在發生變化。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我國手機搜索用戶規模增長迅速,截至2018年底,手機搜索用戶規模達6.54億,使用率為80.0%,用戶規模較2017年底增加2998萬,增長率為4.8%。
與PC端不同,用戶使用移動互聯網時,往往是使用各類APP,這使得信息分布在不同APP上,形成了信息割裂,而這些APP往往以某一類信息為主,功能以服務居多。換言之,如果網頁版的搜索引擎,無法接入更多APP信息,那麼用戶很可能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特定信息。同理,用戶也希望未來的搜索引擎可以接入更多APP信息,這方面的市場需求與日俱增。
其實,用戶在使用各類APP時,APP的運營方也在通過分析用戶的操作信息,利用大數據和智能技術,精准了解用戶的需求和自身特征,以提供更加個性化、專業化的服務。一旦搜索引擎能通過掌握用戶在APP上的操作信息,了解到用戶特征,那麼搜索引擎也可以通過提供在細分領域的更多專業化服務來獲得收益,不再對競價排名過於依賴,這也有助於回歸搜索滿足用戶需求的本質。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用戶在電腦上可能隻會使用一兩個主要的搜索引擎,其它網站信息對全網開放,但在手機上卻不是這樣的。一個用戶的手機裡,可能有幾十個不同內容的APP,這些APP又隸屬於不同公司,信息並非對全網開放,壁壘明顯。更何況,用戶通過使用APP而形成的非隱私數據信息,是公司可利用的重要數據資產,不會輕易予人。在這個“數據=資產”的時代,一旦接入APP信息,搜索引擎與APP運營方會不會出現各種“合縱連橫”,值得期待。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用戶的隱私數據安全如何保障也是待解決的問題。畢竟,APP與網頁不同,很多APP都對用戶有一定的信息注冊門檻,對“游客”的信息瀏覽和服務項目有所限制。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已經從過去的以文本為主要內容載體,變成語音乃至視頻為主要內容載體,信息碎片化更為明顯。但當下搜索的主要內容,還是針對文本內容本身,即便是對圖片、語音和視頻的搜索,也是基於圖片和音視頻的標題、說明中的文本信息進行檢索。能否通過技術提升,推動搜索引擎的內容載體發生變化,也是未來可能的行業發展方向。
當然,技術不可能一蹴而就,數據不可能一朝打通,這不僅受制於技術條件本身,也與商業競爭環境不無關系。不過,不論是打破信息割裂,還是提升人工智能搜索的水平,搜索引擎平台都應當記住,在保護用戶隱私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要著眼於用戶需求,為用戶提供更精准的信息,而非對平台自身更有商業價值的信息。畢竟,互聯網在時時發展,用戶不可能永遠沒有其它選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