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興科技加快重塑機器人產業

2019年09月12日08:16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過去幾年,全球機器人市場出現拐點,由高速增長轉為低速增長。業內認為,機器人產業已經進入深度調整階段,而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興科技將有望重塑機器人產業,推動供給和需求的擴大,讓機器人產業仍然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圍繞高端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等中高端產業領域,多地也正在加快布局,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百億、千億級產業集群有待崛起。

  不過,業內也指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拓展新的應用領域、提質增效成為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的迫切需求。下一步,不僅要解決傳統機器人方面的技術短板,更要在智能感知、新材料應用、新驅動系統等智能機器人的重點領域實現突破。

  全球機器人產業增速放緩

  與此前相比,目前全球機器人市場增長率並不樂觀。中國電子學會日前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年)》(下稱《報告》)顯示,2014年以來,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市場規模以年均8.3%的速度持續增長,2019年的年增長率是2.9%,高於2018年的0.5%﹔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年均增速為21.9%,2019年的增長率為14.2%,低於2018年的增速﹔特種機器人產業規模年均增速達12.3%,2019年的數字是10%,也低於2018年的增速。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新鬆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表示,從2009年開始,機器人始終保持高速發展,但去年全球機器人市場出現拐點,由過去的高速增長轉為低速增長,甚至趨近於零增長。此外,連續多年高歌猛進的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也在2018年踩下急剎車,其銷售額增長率較2017年下降24.3%。

  “機器人產業增速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國際貿易環境惡化、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汽車和電子等主要應用行業發展低迷等。”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從深層次原因來看,機器人產業已經進入深度調整階段,提質增效成為產業健康發展的迫切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國國產機器人依然交上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2018年,我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銷量達4.35萬台,同比增長16.2%,在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市場中的佔有率為32.2%,比2017年回升了5.5個百分點。預計2019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86.8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57.3億美元,服務機器人22億美元,特種機器人7.5億美元。

  “在這方面,中國機器人產業出現一些積極信號。比如,從機器人種類來看,工業、服務、特種三類機器人開始呈現協同發展趨勢。”辛國斌說。

  曲道奎表示,雖然當下全球機器人產業增長乏力,但根據產業周期判斷,中國機器人產業正在經歷一個從“冬天”到“春天”的全新階段。在這個大變革時期,技術突破、產品迭代、跨界融合不斷提速,企業也正經歷由野蠻到理性的洗牌時期,機遇與挑戰並存,變革與顛覆成為常態,從而加速量變到質變的調整升級。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產業研究部副處長陳丹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這種周期波動是產業發展中的正常現象。汽車、3C制造業等傳統應用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未來市場將趨於飽和,但是隨著智能機器人的不斷發展,機器人在量大面廣的一般工業中的應用將激發出更大的潛在市場。

  5G、工業互聯網開啟新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與機器人技術的融合,將提升機器人應用潛力。一些發展趨勢,在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可見一斑。

  在大會現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展示了一款名為“長征雲”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它可以完成各類機器人的操控與協同合作、人機互動。

  系統研發人員李翔對記者介紹,連上“長征雲”就仿佛連上一個智慧大腦,操控機器人、管理工廠、收集分析生產數據等都不在話下。它支持各類工業設備接入,有150類數據分析挖掘算法,可通過實時監控、分析設備的運行數據,自主進行故障預測、安全隱患分析、生產決策,過程智能﹔此外“長征雲”還是一個包容性與開放性俱佳的平台,用戶可根據需求自主設計各種程序,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

  據統計,採用工業互聯網的機器人能夠幫助生產企業的生產效率提高8%-15%,而生產成本降低8%-15%。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表示,工業互聯網將協助機器人實現互聯互通與數據共享、有效降低機器人損耗及維修成本、支撐機器人開展定制化生產,使機器人快速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的定制化生產,產品快速更新換代,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而在5G環境下,機器人的應用潛力正被源源不斷地挖掘。以醫療機器人為例,今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成功完成全國首例基於5G的遠程人體手術——遠在海南的神經外科專家凌至培,通過5G網絡傳輸的高清畫面遠程操控手術器械,為身在北京的患者實施了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植入手術。今年6月,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利用5G技術,同時遠程操控兩台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為浙江嘉興和山東煙台的兩名患者實施手術。

  “5G通信技術、工業互聯網和機器人技術的融合,將大幅度提升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完整性及吞吐量,極大地增強機器人智能化、柔性化和精准控制能力,提升機器人應用潛力,推動機器人步入發展的快車道。”辛國斌說。

  在曲道奎看來,現在的機器人已經不是過去傳統的機械電子設備的概念,而是一個集人工智能、信息電子、大數據網絡、感知系統為一體的高技術產品。新的技術的融合和突破,使機器人有了最關鍵的一點,即機器人的成長,這使機器人在往其他領域不斷拓展和延伸,包括從制造到醫療再到健康、國防、服務和消費領域,它們是未來機器人真正發展的希望和空間所在。

  “卡脖子”問題仍需進一步突破

  在採訪中,攻克“卡脖子”難題,掌握機器人核心技術是業內專家最為關注的內容。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表示,機器人產業自身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許多問題和挑戰,比如關鍵核心技術需要進一步提升,應用場景和領域需要進一步拓展,風險防控和法律法規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等。

  陳丹也指出,為了在下一輪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必須盡快解決“卡脖子”問題,重點布局智能機器人的發展。同時也需要在智能感知、新材料應用、新驅動系統等智能機器人的重點領域實現突破。

  事實上,結合新興科技的應用與發展,多地也加快向中高端機器人研制和產業布局方面發力,培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

  例如,四川省日前表示,將培育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等人工智能重點產品和人工智能龍頭企業,安排經費2000萬元,啟動實施20項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在高可靠操作系統、工業機器人軟件、工業互聯網等方面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深圳明確支持人工智能產品創新,支持智能機器人、智能無人機、智能醫療系統、智能網聯汽車等人工智能產品研制及產業化。浙江省也表示,將提升機器人與智能裝備水平,突出精密、復合、智能,提高關鍵制造生產環節應用機器人的可靠性。

  在壯大企業發展力量的同時,一批百億、千億級產業集群也正在加速謀劃中。江蘇省表示,到2020年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上海寶山區日前也表示將力爭集聚機器人相關企業300家以上,形成產值超500億元的產業集群,打造中國機器人及智能硬件產業制造基地。

  “在產業集聚圈內,同類型企業存在較大競爭壓力,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機器人產業集聚將使集群內企業能夠依靠分工協作與優勢互補作用,增強自身競爭優勢﹔同時有效吸引和帶動相關企業的入住和發展,對區域合作和科技發展起到輻射和引領作用。”陳丹說。

  此外,我國機器人產業還存在著企業經營壓力較大、專業人才缺口較大、標准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等問題。

  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政策規劃處處長左世全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需進一步落實生產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擴充《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以促進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加強國家戰略引導和統籌規劃,強化企業的主體地位,優化資金配置方向。

  同時他也指出,應進一步拓寬企業投融資渠道,鼓勵金融資本、風險投資及民間資本參與機器人產業,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讓機器人產業繼續發揮更大的推動作用。(記者郭倩)

(責編:栗翹楚、庄紅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