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去蕪存菁 漢服文化便能破蛹成蝶

2019年09月24日08:1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最近兩年,在特定群體中早已流行許久的“漢服文化”,似乎有著一股躍躍欲試的“出圈”勢頭。對於身處“圈外”的普通人而言,“漢服”的存在感也顯得越來越強,各種以“國風”“古風”為名的類漢服設計迅速走俏,深刻影響著社會審美與流行趨勢。

  熟悉中國互聯網的老網民一定記得,“復興漢服”的理念在早年間遭遇不少白眼與挫折。那時,許多漢服愛好者組織的活動往往應者寥寥。某些打著漢服旗號嘩眾取寵的人,以及早期漢服產業相對粗陋的設計與工藝水平,讓普通人難以產生好感。鐘愛漢服的年輕人,隻能在諸多誤解與壓力之中與“同袍”抱團取暖。

  在短短數年之內,漢服文化取得如此大的突破。造就這一結果的,必然是多重利好因素在時勢中的交匯,而不可能是任何單一的原因。

  使漢服“出圈”的第一要素,便是民族情懷與傳統文化熱潮在近幾年裡的迅速興起。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上升,國內民眾對本國文化的興趣與認同也隨之快速升溫。這種對本國文化的自豪感想要得以維系,就必須得到具體、鮮活的傳統文化要素的支撐。早已悄然發展多年的漢服文化,正是一個理想的“文化富礦”。在這種社會性情緒的鼓動之下,大批新人涌入,為漢服愛好群體注入了大量新鮮血液。漢服仿佛成了“傳統文化復興”的一面旗幟,寄托了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情。

  與火熱、熾烈的情懷相對,促使漢服“出圈”的第二大要素,則是趨利、理性的資本。伴隨著漢服需求擴大,對工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漢服成了有利可圖的產業。任何存在產業的地方,都必然會引發社會資本的興趣。這意味著原來漢服愛好者圈子裡“土法煉鋼”式的生產與消費模式的瓦解,也意味著漢服產業的全面正規化、市場化。

  此外,正因為有了那些默默從事科普、考據、設計、傳播等工作的漢服相關從業者的積累,今天的漢服產業才抓住了風口的機遇。這樣的結果,對那些可以被稱為“核心圈層”成員的資深愛好者而言,無疑也是一種令人欣慰的回報。他們對漢服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滿懷憧憬,期待自己能夠扮演更關鍵的角色。

  這些因素共同作用,讓漢服文化爆發出了令人驚嘆的社會影響。然而,也正因如此,漢服承載了太多迫切而沉重的預期和寄托,這很難說是一種服裝就能完全承載得了的。如果漢服文化鑽進一味復古的牛角尖裡,就可能失去創新與對外交流的生命力。資本的介入固然讓漢服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倘若資方逐利的欲望過強,很有可能造成各種亂象,損害原本和諧、淳朴的社群生態。而一些核心成員多年的耕耘,也意味著這些核心成員很可能會為了圈子裡的話語權互相爭斗,排擠“圈外”成員。

  漢服文化若要成功破繭成蝶,一方面需要廣大漢服愛好者與從業者在諸多相異理念的碰撞中,摸索出定位上的共識,以競合而非對立的方式,促進漢服文化良性發展﹔另一方面也需要排除負面隱患,以去蕪存菁的方式實現自我蛻變。

  當下,主流社會給予漢服的認可和期待是空前的。漢服文化得到了諸多主流媒體的傳播,很多學校舉辦了相關活動或成立相關社團,以漢服為主題的“中國華服日”吸引許多年輕人參與。這些現象說明:當前的漢服文化,正處在從野蠻生長向有序發展轉型的過渡時期,而這一過渡能否最終成功,取決於此時此刻的局中人能否作出正確抉擇。

  在漢服文化發展擴張的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亂象。亂象的存在並不可怕,但有亂也不能不治,唯有及時將亂象一一化解,漢服文化的生命力才能長久維系。對此,社會不妨對漢服文化的未來發展拭目以待,樂見其成。

  楊鑫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車柯蒙、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