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首家外資支付機構入境 能否攪動移動支付“雙雄”成焦點

2019年10月14日08:17 | 來源:新快報
小字號

多年來對中國市場“虎視眈眈”的美國支付巨頭PayPal終於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國付寶股權變更申請,PayPal通過旗下美銀寶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收購國付寶70%的股權,成為國付寶實際控制人並進入中國支付服務市場。這意味著,PayPal成為首家進入我國內地市場的外資支付機構。不少業內人士表示,PayPal進入中國后並不會在國內市場與支付寶、財付通“短兵相接”,或將結合其國際支付優勢發力跨境支付。

時機對!

歷經14年PayPal再次進入中國

多年來,支付牌照是Paypal進入中國市場最大的攔路虎。從2005年開始,PayPal就嘗試進入中國市場,直到近日收購國付寶70%的股權“借道”入華,歷經14年的時間。

早在2005年,彼時在線支付剛剛興起。Paypal開始推出了貝寶中國網站,提供在線支付服務,模式類似於支付寶,而此時支付寶也才剛剛成立幾個月。不過,貝寶在中國隻可以開展人民幣在線支付業務,與PayPal的全球業務並不互通,有業內人士稱當時的貝寶是“閹割版的PayPal”。此后,監管對於在線人民幣支付業務實行准入機制,貝寶也停掉了在線人民幣業務。

但是這並沒打消其對於進入中國市場的熱情。2011年底,PayPal向中國人民銀行遞交了支付牌照申請。在2012年3月,PayPal一度傳出有希望成為中國首家獲得電子支付牌照外國企業的消息。而當時,對於外資背景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央行在牌照的發放上意見並不明朗。

從去年開始,隨著金融對外開放步伐加快,支付機構准入也向外資敞開大門。去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8〕第7號》就明確了外商投資支付機構准入條件和監管要求,通過對內資、外資同等對待的方式,為外資支付機構進入中國市場打開大門。隨后外資入局境內支付市場的消息不斷,但一直未果。如英國跨境支付公司萬裡匯(World First)於去年5月份向央行提交了關於申請支付業務許可,不過今年1月,萬裡匯卻向央行正式提交撤回《支付業務許可証》申請。2月份,螞蟻金服官宣收購萬裡匯並已完成所有權變更,其成為了螞蟻金服全資子公司。

“PayPal獲批進入中國境內市場的外資支付機構,是眾望所歸。”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此次PayPal正式進入中國境內支付服務市場,有助於培育創新驅動的競爭新優勢,進一步優化支付產業結構。同時,有利於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升支付機構和支付產業的服務水平。

有業內人士稱,PayPal進入中國市場並不會是個案,未來將有更多外資支付機構進入。尤其是中國的支付市場潛力和規模讓不少外資機構“垂涎”。據易觀發布了最新數據報告,2019年Q1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47.7萬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0.96%。如傳聞美國的外資支付公司Payoneer也正在努力謀求跨境人民幣在線支付牌照。據業內人士透露,還有很多外資支付公司正在排隊等待。該人士稱,是否能夠順利獲取仍然取決於中國金融服務行業的開放程度以及在PayPal獲得牌照后的業務對中國金融支付行業所帶來的具體影響。

短期內難以撼動國內移動支付“雙雄”

作為全球領先的支付機構,PayPal進入中國后仍面臨很大挑戰。目前國內支付寶和財付通已經形成了雙寡頭壟斷的格局。第三方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財付通(包括微信支付和手機QQ錢包)和支付寶的用戶滲透率分別為86.4%和70.9%,兩巨頭均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共同滲透率已達到93.3%。因此,不少業內人士均表示,兩者已經構建了封閉的生態系統,短期內地位難以撼動。

拿到牌照后,PayPal進入中國市場的一個難題就是能否克服水土不服?首先從模式上來看,兩者有著天壤之別,信用卡行業研究專家董崢指出,支付寶和財付通作為互聯網支付模式的成功案例,但並不完全以支付本身來盈利,最早期借助支付工具形成了資金池就可以沉澱大量的備付金,再通過類似余額寶、花唄等產品實現盈利。“由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形成了強大的用戶習慣和廣泛的消費場景,國內的商業銀行即便再不願意將寶貴的賬戶資源對外開放,也不得不接受用戶的倒逼而與之合作。”他認為,這樣的商業模式在歐美國家的銀行很難行得通,它們不會向第三方支付機構開放自己的賬戶資源。

不僅如此,從費率上來看,外資支付機構也沒有勝算。董希淼表示,國內支付機構的費率僅為5‰左右,遠遠低於國際上1.5%—2%的收費水平。

一方面面臨著的是中國支付市場一片蓬勃發展的前景,另一方面也面臨著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因此,面對中國移動支付市場雙寡頭壟斷的格局,PayPal選擇何種方式進行市場推廣也成為業界關注焦點。“面對中國的用戶,是否採取‘紅包激勵‘的市場推廣模式?是否採用中國市場普遍的’快捷支付‘模式?國內銀行能否友好支持?界面能否符合中國用戶習慣?”董崢表示,上述問題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都制約PayPal在中國的發展。

此外,外資支付機構對中國監管制度、文化的適應也需要時間,在中國的團隊本土化能力也成為關鍵。亞馬遜、谷歌等知名企業退出中國業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土不服,不了解國情。這些公司的決策權都在總部,中國團隊的營銷和方案都需要總部批准,直接延誤了發展時機。

跨境支付極有可能成為其發力重點

進入中國市場的PayPal很難與兩位“霸主”短兵相接,而跨境支付極有可能成為其發力重點。董崢表示,PayPal的優勢是在跨境支付方面,進入中國應該是一種“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手段,補齊自身在國際支付市場中的一塊短板。

目前,支付寶、財付通的跨境支付服務多為中國甚至是華人用戶,而對於海外當地用戶的開發進程緩慢。對於國際市場而言,PayPal比支付寶這樣的國內支付平台擁有更多的優勢。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首先是貨幣環境的優勢,PayPal一出生就是在依靠全球通用貨幣“美元”長大的,支付場景不會受到地域限制;其次是文化習俗上的差異,PayPal非常適用於發達國家人們的消費習慣,他們熱衷於信用卡,而支付寶這樣的第三方支付方式,它的產生是源自社會信用的缺失,所以支付寶的發展也將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

此外,PayPal的業務覆蓋面廣、用戶基數龐大,也成為發力跨境業務的優勢之一。PayPal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2.86億活躍支付賬戶,支持全球100多種貨幣交易,2019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淨營收為43.0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8.57億美元增長12%。

除了C端用戶,PayPal的發力重點或將偏重於B端。資料顯示,國付寶主要面向電子商務、跨境商貿、航空旅游等行業企業提供支付產品及行業配套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國付寶的優勢在於B端。

從這個角度來看,PayPal可能利用跨境市場“曲線突圍”,利用自身國際市場的優勢先吸引中國跨境電商的用戶資源,並且有望通過B2B2C的模式,整合中國及海外商戶,再切入C端市場。據PayPal中國的市場調查資料顯示,在過去B2B業務基礎上,PayPal將最大程度挖掘跨境電商市場的巨大潛在商機,針對為中國商戶正式推出的B2B2C跨境電商解決方案。(許莉芸/文)

(責編:車柯蒙、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