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觀察:物業服務隻得“及格分” 共建共治共享需多方合力

住宅小區的物業服務質量直接關系到小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更是反映城市經濟社會建設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當前,物業服務的消費者滿意度究竟如何,物業管理還有哪些地方亟待改善提升?
近日,中消協發布的《國內部分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調查體驗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反映出,消費者對物業服務隻給出了一個及格分,物業公司對“物”的管理和“人”的服務,均有待繼續提升。
《報告》顯示,基於對物業服務消費者滿意度的調查分綜合服務、秩序維護、保潔服務、設施設備維修養護、綠化養護、停車管理與收費、公共服務滿意度等七個項目進行調查,住宅小區物業服務消費者滿意度綜合得分62.59分,物業服務體驗評價得分65.14分。
同時,調查結果還顯示出,在所調查的住宅小區中,40.46%的業主對小區秩序維護服務較滿意﹔18.15%的業主認為小區對於養寵物沒有約束,亂養寵物﹔9.45%的業主認為小區機動車管理混亂,居民無法正常停車﹔6.58%的業主認為小區樓宇門禁失效,未實行封閉管理,外來車輛和人員可以隨意進入。
中消協商品服務監督部湯哲介紹說,中消協有消費者代表反映,住宅小區飼養大型寵物犬情況並不少見,遛狗不系繩、放任寵物便溺等情況較多,小區衛生安全受到影響﹔車位不足不應成為停車秩序混亂的借口,認為物業服務公司有責任對車輛停放情況進行管理,糾正亂停放行為,保証消防通道暢通和小區車輛有序通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前期物業”尚缺乏退出機制,難以成為業主的“好管家”。
具體來看,目前新建住宅小區業主辦理入住后,所接受的物業服務一般是由開發商選聘的物業公司提供的,即所謂的“前期物業管理”。其中,我國很多地區的物業計費方式多以包干制為主,在包干制下,物業服務質量的好壞主要依靠物業服務企業自律。
“出於成本利潤考慮,物業服務企業很可能會減少支出項,會採取盡量減少雇員、拖延問題解決時間、設施壞了盡量小修小補等省錢的做法”,中消協商品服務監督部主任皮小林認為,這不但會對住宅小區共有部位、共有設施設備的使用壽命和使用價值產生負面影響,同時也不利於物業企業服務質量和專業化水平的提升。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陳幽泓則指出,從廣大業主的角度來看,不論採用包干制還是薪酬制,物業服務企業是小區業主聘用的“管家”,業主有權根據“管家”的服務水平決定其去留。但遺憾的是,由於當前物業服務企業退出機制尚不完善,對於服務質量低劣、態度蠻橫、有的前期物業管理企業甚至說不得、轟不走的問題較為嚴重,很多業主敢怒不敢言,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對於報告中提到的諸多問題和亂象,中消協建議,有關部門要加快完善法律標准建設,嚴格監管執法,加快建立“住建部門統籌主管、屬地街道社區負責、職能部門配合共管、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協同共治工作機制,推動物業服務行業長遠健康發展﹔住建部門、街道辦要依法指導住宅小區成立業委會,充分發揮業委會參與社區治理、反映業主訴求、維護業主合法權益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完善社區治理和物業配套服務。
此外,中消協還呼吁廣大消費者,要主動參與物業服務管理,推動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平安小區。
一是進一步提升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要明確真正的物業管理者是全體業主而非物業公司,關注小區公共事務,關心小區共同資源,積極參與小區治理﹔
二是進一步推動消費觀念與生活方式轉變,樹立優質物業服務提升小區生活品質的理念,按期足額繳納物業服務費用,自覺做好生活垃圾分類處置,遵守小區物業各項管理制度﹔
三是進一步提升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發揮主人翁精神,對小區的共有資源、公共利益倍加珍惜愛護,對物業企業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監督,並合理表達意願訴求,依法理性主張權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