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完善要素市場體系建設 持續釋放制度改革紅利

劉翔峰
2020年04月14日17:4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所,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劉翔峰(資料圖)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所,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劉翔峰(資料圖)

《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我國第一個關於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綱領性、指導性文件,對我國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將成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裡程碑式文件,成為我國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的真正起點。

一、要素市場化改革是重塑經濟發展動力的根本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商品市場已經由市場來決定資源配置,但要素市場仍受限於一系列體制機制的障礙,市場的決定性作用發揮得不夠充分,其后果是經濟結構失衡,產業結構不合理,制造業和消費成本不斷上升,產業競爭力和國家競爭力同時下降,唯有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配置體制機制,才能解決我國經濟的結構性和體制性矛盾,重塑經濟持續發展動力,這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的迫切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於生產要素配置進行了長期探索,黨的十三大報告就開始提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不僅包括商品市場,還包括資金、勞動、技術等生產要素市場,提出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必須是競爭的和開放的,壟斷的或分割的市場不可能促進商品生產者提高效率。黨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十八大報告對要素價格形成機制、要素平等競爭自由流動、要素配置方式等進行了闡述。黨的十九大報告更是指出,要素市場化配置是我國下一步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之一,這表明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在經濟體制改革全局中處於戰略性地位,是我國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素市場化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二、《意見》已形成完整的要素市場化改革體系

《意見》提出建立一個體系、發揮兩個作用、構建三個機制、包含五個重點要素,形成一個非常完整的要素市場化改革的系統性文件。

“一個”體系是:建立一個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高標准要素市場體系。

發揮“兩個”作用是: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暢通要素流動,保障不同市場主體平等獲取生產要素﹔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引導各類要素協同向先進生產力集聚。

三個機制是: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的要素價格機制,健全要素市場運行機制,建立組織保障機制。三個機制能夠保証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良好環境,確保各類市場主體平等獲得要素,確保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順利進行。

“五個”重點要素是: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和數據。各要素市場都在加快發展,技術、數據這類“軟要素”將大大拓寬生產廣度和深度,對土地、勞動力、資本傳統生產要素進行滲透改造並使其釋放新活力,這種重新組合形成各種要素價格引導要素流動和配置,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創造社會財富和優化經濟結構。

三、五大要素市場協同發展推動形成高標准要素市場體系

(一)技術要素和數據要素是現代要素市場體系的兩大推動力

我國生產要素從有形擴展到無形,各個經濟發展階段都有主導性生產要素,農業時代的土地和勞動力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工業社會以資本要素為主,並催生出技術、管理等更多要素。目前技術引導各類要素向先進生產力聚合,技術正在逐步成為主導性要素。當然,隨著信息經濟發展,以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資源向生產要素的形態演進,數據已經和技術等要素一起融入經濟價值創造過程,成為經濟發展的新的推動力。隨著我國轉入創新驅動發展,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正在形成科技創新潛力,若干要素協同作用正在形成新的生產力。

(二)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傳統要素市場將通過市場化配置改革激發新的市場活力

從實踐看,我國要素市場成長發育很快,但各重點要素市場發展並不平衡,存在一系列體制機制障礙。例如市場未能在土地配置中起到主導性作用﹔戶籍制度導致勞動力要素不能自由流動和公共成本分擔機制尚未建立﹔金融業的要素市場化發展相對穩健、整體推進有序,但存在金融供給失衡、資本市場未能完全有效配置要素資源。尤其是技術和數據市場發展較慢,未能適應相關要素市場發展的要求,也從宏觀層面揭示了我國高新技術落后的原因。例如知識產權保護難和技術轉化難阻礙了技術創新,數據保護和數據產權制約了要素市場發展。隨著技術、數據這類“軟要素”市場快速發展,將大大拓寬生產廣度和深度,對土地、勞動力、資本傳統生產要素進行滲透改造並使其釋放新活力,通過破除一系列體制機制障礙,通過形成各種要素市場價格、要素市場機制而形成的這種重新組合將有效引導要素流動和配置,聚合形成先進生產力,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創造社會財富和優化經濟結構,激發新的經濟活力。

四、改革與開放是構建現代要素市場體系的兩條主線

《意見》堅持從客觀出發,遵循客觀規律。從方法論上看,改革是針對現行經濟出現的問題,堅持從實際出發,從改革中尋找解決問題的出路,改革措施立足於破除要素高效配置體制機制障礙,建立新的高效配置要素的體制機制。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要遵循的基本規律在於,即技術和數據要素起主導作用並聚合其他傳統要素形成先進生產力,並建立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要素配置體系來提供制度保障。在土地制度戶籍制度、人才制度、科技制度、金融制度、數據要素市場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和改革舉措。

《意見》堅持建立開放型的要素市場體系。加大勞動力要素、資本要素、技術要素的有序開放和全球流動性,增強國際競爭優勢。一是提供人才流動便利性,為外籍高層次人才來華創新創業提供便利。二是有序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逐步推進証券、基金、期貨市場對外開放,逐步增強我國的金融資源全球配置能力。三是支持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深化基礎研究國際合作,組織實施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探索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新模式,擴大科技領域對外開放。加大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研發國際合作力度。開展創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動試點,發展離岸創新創業,探索推動外籍科學家領銜承擔政府支持科技項目。發展技術貿易,促進技術進口來源多元化,擴大技術出口。

六、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構建現代要素市場體系的重要保障

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是對我國政府和市場關系的一次根本性調整,是推動高質量經濟發展的要求。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市場准入退出等規則來構建完善的要素市場體系。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是明確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方向,提出改革措施和重點任務,才能為加快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打下非常堅實的制度基礎。

二是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要素的直接配置,明確政府對要素價格、市場運行進行調控和監管,打破行政壟斷、防止市場壟斷,引導各類要素協同向技術、數據等先進生產力積聚,不斷優化改革環境,確保統一市場建立,保証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獲取要素。

三是各級政府和部門要積極構建本地各類要素市場體系,完善工作機制,出台配套改革措施,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到實處。要素市場化改革採取先試點后推廣的方式,注重體制機制創新,堅持大膽實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已經進行了一系列探索,例如現代都市圈的統一開放市場、國資國企改革的“綜改試驗”,廣東南海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浙江海寧的“畝產效益”、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金融”雙輪驅動和打造勞動力和金融要素自由流動典型區域等探索。所有這些改革都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和完善,並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不斷前行。

《意見》釋放的重要信號在於,要素市場化配置是一個長期的改革過程,根據改革思路,未來還會推出一系列指導意見和一些試點,比如出台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指導意見,探索產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制定出台股票市場基礎制度的意見,探索對公司信用類債券實行發行注冊管理制,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全和長期使用權試點探索國際科技創內心合作新模式,制定出台一批政府數據共享責任清單等。通過一系列改革配套措施,優化要素配置結構和提高要素配合效率,持續釋放制度改革的紅利。

(作者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所,研究員、研究室主任)

(責編:孫紅麗、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