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美妝扮靚你我(品牌論)

修煉有趣的靈魂固然重要,扮靚外表同樣不可忽視。美妝市場曾長期被國際大牌佔據,但近幾年國產美妝品牌也日益紅火。星圖數據統計顯示,今年“6·18”期間,美妝品牌全網銷售額排行榜上,國產品牌完美日記蟬聯榜首,花西子名列第四。百雀羚、上海家化等老字號也有亮眼表現,國產美妝品牌迎來暖春。
究其原因,是國產美妝品牌對顏值經濟的精准把握。不同時代,消費理念和審美情趣不盡相同,美妝產品也要推陳出新。二三十年前,花花綠綠的鐵盒“萬紫千紅”潤膚脂,或者貝殼包裹的廉價蛤蜊油就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可時光輪轉,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不斷提升,“顏值經濟”“美麗消費”增長強勁,僅唇妝類就有唇膏、唇彩、唇釉、唇蜜等。美妝產品品類日益豐富,顏色款式層出不窮,個性化、定制化、精細化成為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的偏好。
國產品牌花樣翻新,創意不斷,從產品成分、包裝、營銷等各個環節入手,在顏值上下足工夫,擁抱新消費群體挑剔的審美。完美日記和《中國國家地理》推出聯名彩妝,從自然景觀中獲取靈感創作主題眼影,大好江山與產品完美融合﹔百雀羚選取九色鹿等敦煌壁畫作為設計靈感,推出十二色眼影盤,傳達壁畫故事精髓……迭出的爆款一次次撩撥消費者心弦,引發消費者追捧。
不過,僅靠爆款無法形成“品牌力”,有爆款而無品牌亦非長久之計。許多國產美妝品牌品質不差,卻始終無法擴大市場。而高價的國際大牌,品質未必遠勝國產品牌,卻能佔住市場。問題之一就出在“渠道”上。支撐國際大牌的高價,不僅有多年積澱的品牌溢價,還有極高的營銷和渠道成本。大量店鋪、廣告轟炸,不斷給予消費者心理暗示,維持高端形象……而大部分國產美妝品牌,並不具備“燒錢”的能力。
小紅書、抖音、B站等內容平台的快速發展為國產美妝品牌傳播提供了低成本的消費者觸達渠道。拿“種草神器”小紅書來說,消費者信任的網紅博主、與普通消費者無異的素人,都在這裡分享產品使用心得。對消費者而言,相比缺乏親近感的電視廣告,內容平台上更多更真實的使用體驗,顯然更具有參考價值。產品體驗如何?平價國貨能否替代國際大牌?諸多疑惑似乎在這裡得到解答。在一輪輪的傳播中,口碑得以積累。誕生於2016年的完美日記,正是憑借深耕內容平台,迅速成長為國際大牌難以忽視的對手。
在這場搶佔新渠道的戰爭中,國產美妝品牌已取得一定成果,在一眾大牌的圍追堵截中覓得出路,但回過神來的國際大牌也在積極布局。好在消費者對國產品牌越來越信任和支持,消費升級浪潮中,中國企業迎來打造美妝品牌的最佳時機。期待有越來越多的國貨美妝產品扮靚你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