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商鋪門店招牌,重在“設計”

馬蘇薇
2020年07月13日08: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城市街道上,商鋪門店招牌是一條街道乃至一座城市的門面,自然值得精心設計,但招牌設計統一化是最佳選擇嗎?

  褪色的噴繪布、刻板的大字、千篇一律的簡陋排版,這樣的店面招牌曾一度布滿許多城市街道,嚴重影響市容市貌。還有一些店招設置隨意,遮擋路標、影響通行、容易墜落等等,存在不少安全隱患。為解決這些問題,近年來,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紛紛出台戶外廣告和招牌設置管理辦法,為美化市容環境、守護城市安全提供細則和指引。許多中小城市也陸續跟進,大刀闊斧地統一招牌設計以提升城市形象。

  事實上,招牌不同於路牌、車牌、站牌,它承擔著吸引顧客、活躍市場的重任。同時,作為商鋪發展的見証物,招牌承載著豐厚歷史底蘊與人文內涵。古代街市,五行八作的招幌,以多種形制、圖案和色彩化身城市繁榮的象征。如今,一些老字號標志性的招牌書法、配色等,依然是城市文化符號的重要組成。

  “統一設計”不等於“單一設計”。“不同的城市,相似的街道”,暴露出城市街道規劃與招牌設計理念的簡化與趨同。一刀切式的統一,既切斷了商鋪生長脈絡、市場活力,也切斷了城市文化記憶。所以,統一設計應是尊重個性化前提下的統一。國外不少城市也曾出台條例對廣告物面積、用色范圍進行限制,卻為商鋪留出了自主設計空間與時間。明確城市規劃旨要,找准城市形象定位,為店招設計提供方向引導,才是正確的選擇。

  “統一設計”重在“設計”。從參差不齊的難看到整齊劃一的難看,店招設計一直未能令大眾滿意的根本原因,在於設計缺位。過去,店家自制的招牌多追求字大、牌亮、價低,以至於出現買材料送設計這樣的“常規操作”。街道招牌統一規范后,“藝術性”仍被置於“功能性”之后,設計的價值難以充分體現。事實上,好的設計能夠最大程度凝練信息、傳遞情感。觀察身邊,許多大排長龍的新興網紅店,其招牌設計都傳遞出各自的品牌調性,為商鋪乃至城市帶來了不小附加值。設計一方面應給人美的享受,另一方面更要為人的基本需求服務。統一設計時,既不能忽視設計的力量,也要讓設計之根深扎於生活。畢竟,有人情味的設計才是好設計。

  大眾對統一招牌設計的關注,反映了城市化進程中人們審美需求和能力的提升。如何以商鋪招牌鑄就城市品牌?城市治理者應與店主、專業人士、居民等多方協商意見,根據具體需求進行個性化設計,使招牌設計與城市氣質、地域特色相協調。當下,許多城市高度重視保護老字號、老建筑,其實,引導現有商鋪做好招牌設計工作同樣重要,下一個百年老店和市場新機或許就孕育其中。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12日 08 版)

(責編:邢鄭、孫紅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