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要從出圈邁向出色

“喝同仁堂咖啡,熬最養生的夜”最近成了不少年輕人中的新時尚。
做中草藥主題的咖啡和茶點,中藥老字號同仁堂的這次“出圈”,頗有點打通中西、跨越代際的況味。印象中老一輩較常光顧的同仁堂成為“網紅”聚集地,除了賣咖啡,同仁堂旗下新零售品牌知嘛健康還提供體檢、理療等,為現代年輕人提供亞健康一體化解決方案。當新零售遇上大健康,一家大健康領域的“盒馬鮮生”,會不會就此從這家百年老店中破殼而出?
受人口增長、居民收入增加、老齡化等因素影響,國內大健康產業迎來了新一輪高速發展的風口。《“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目前到2030年正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消費結構升級、科技創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都將為健康領域可持續發展構建強大保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成為增速最快、發展潛力最大的產業之一。同仁堂看中這塊蛋糕,既是大勢所趨,也不乏自身發展邏輯。
許多老字號轉型升級,都是在原有基礎上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所謂大健康,不僅要求已病后能夠治愈,更要求增強未病時的預防,這意味著社會的健康管理需要關口前移,重心從“治已病”向“治未病”轉變。同仁堂有不斷創新的中醫藥產品、大量有資質的簽約醫師,從身體檢測、健康食療、養療、中醫醫療角度切入健康管理賽道,優勢明顯。
新的市場需要開拓,而新零售是一個很好的賣點。重慶的白市驛板鴨走進盒馬超市,北京的華天同興成自己開起了線下便利店,浙江的五芳齋更是直播賣貨通過社交平台裂變傳播……這些老字號“上新”,都用上了新零售這一“新配方”。知嘛健康創新產品和服務,強社交、重體驗,通過線下顧客組建線上社群,再加上社交傳播、醫師直播等,引導線下消費,明顯離用戶更近了。如此一來,進知嘛健康,喝一杯養生咖啡,再做個健康管理,或許會成為許多消費者的新生活方式。
有了便於出圈的利器,更要有敢於出色的志氣。俗話說“船大難掉頭”,要改變傳統醫館和門店的零散銷售思維,完成從“坐店模式”向“線上線下融合的大健康平台模式”轉化,不能僅僅靠跨界玩創意,更需要商業思路的革新和供應鏈的再造。從長遠看,將知嘛健康打造為亞健康慢病領域的數據公司,任重道遠。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老字號本身就是一塊“金字招牌”,成熟的品牌故事和對工匠精神的強調,是老字號珍貴的無形資產。在30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歷代同仁堂人始終恪守“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在今天,何嘗不是互聯網企業強調的“用戶為王”“體驗至上”?
期待穿越百年的老字號們堅守核心價值觀,把產品和服務做到極致,在轉身中不僅出圈出新,也出色出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