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要游出品質

近日,夜游活動如火如荼,這不僅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亦是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促進文旅消費回升的重要發力點之一。各地都在積極推動夜游。但不少夜游項目單調雷同、缺少有個性的精品佳作。筆者認為,夜游發展需走一條健康之路,應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夜游要突出城市文化,打造精品。發展城市夜游最忌貪大求全,大搞規模式亮化。如今,不少地方一到夜晚,公園出入口、游船碼頭、街道樹木,到處披光戴彩,處處搞“夜食”“夜購”“夜讀”“夜娛”“夜展”等活動,形成一種工業化的規模生產,卻忽視了夜游的靈魂——城市文化。夜游是城市文化的符號標識,是城市氣韻的集中表達,是城市特色的重要根基。因此,發展城市夜游應抓住城市文化這個最核心要素,要有精品意識,著力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活”“小而特”的夜游精品。
其次,夜游要實現多重價值。夜游,改變的是出游的時空背景,不變的是文化的特質和生態的底蘊。夜間旅游不僅僅是財富之上的業態,更要注重文化的傳播力和生態的友好性。夜游發展要帶動經濟發展,但不能過度商業化。“叫座”固然重要,沒有“叫好”的支撐,恐怕難以長久維系。傳承好遺產、傳播好文化、傳遞好價值至關重要。“夜宴”之外,還有“夜娛”﹔“夜游”之外,還有“夜詠”。夜游經濟拓展多元業態,莫忘“旅游即是生活”的本質回歸。在文化的傳播力上,應力求融入社區生活、地域文脈、城市個性,避免“一個IP走天下”﹔在生態的友好性上,要避免燈光污染、聲污染、夜擁堵等問題,避免影響人體生物鐘、破壞自然生態。
最后,夜游需多方協同發展。作為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夜游的發展不是簡單地將“日間旅游”延伸和復制到夜間,更需要從城市管理、市場監管、公共服務方面做好銜接。城市管理者需拿出更加包容、開放、共享的心態,盡快重塑一套系統化的夜間經濟社會生態系統管理模式。夜游發展涉及市場方方面面,並不比日間旅游監管簡單,相反甚至可能更為復雜,北京“夜間經濟掌燈人”,上海“夜間經濟CEO”等探索值得借鑒。公共交通、醫療衛生、廁所服務等公共服務細節,是夜游發展的支點,也體現著城市管理的智慧。
總之,夜游不能粗放發展,發展夜游不應止步於“靠燈留人”,不應止步於“復制粘貼”,不應止步於“新鮮刺激”,不應止步於“吃吃喝喝”。正確開啟“夜游模式”,必須走精細化之路,在“基礎”上做文章,在“服務”上下功夫,打造多元的夜游場景,塑造地方獨特的夜游品質,這才能為旅游的夜晚注入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