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浙江篇

組圖:點燃城市煙火 點亮小康之路

呂騫 章斐然 韓基琛 申佳平

2020年08月19日12:04  來源:人民網-產經頻道

杭州武林夜市上劉曉慶正在攤位上編繩。人民網 呂騫攝

晚8點,杭州武林路街頭熙熙攘攘,秋老虎的騰騰熱氣阻擋不了夜市的絡繹人流。在這裡,一群人放下白日裡的緊張與嚴肅,用吃喝玩樂尋找一種“小確幸”﹔在這裡,另一群人支起謀生的攤位,用勤勞的雙手鑄造起平凡踏實的幸福生活。

從安徽老家到杭州武林夜市“編繩”,今年是劉曉慶來這裡“擺攤”的第6年。“我一開始也是賣小飾品,但是飾品哪都能買得著,我就自己學著編繩搭著飾品賣,沒想到繩漸漸賣得比飾品好。”

劉曉慶的攤位現在隻賣編繩。“我現在白天在家,晚上過來一邊看攤子一邊編繩,簡單的樣式我能現場編好,復雜的我還得回家再編,一天能賣個幾百塊,最多時候還能上千。”

“你看,疫情期間我在家也沒閑著,老主顧們催貨催得急。”劉曉慶停下手中的紅繩,打開微信,原先的老主顧們現在成了微信好友,夜市裡的照面變成了一張張圖片和一個個紅包。

4月1日,杭州疫情好轉,武林夜市也正式重新開張。“確實是買的人比去年少了些,但是小日子過得下去。”劉曉慶一家現在在杭州買了房,8歲的孩子也接過來上了小學。

“這裡夜市的葉總就很好說話,繳了服務費,每天攤位的出攤收攤、貨品存放,他們都有統一的安排和管理。”劉曉慶口中的葉總就是武林夜市的管理方經理葉連忠。

“顧客與攤主之間不免有爭執,攤主與攤主之間一定會競爭。我們通過先行賠付、人情化管理等機制,都把矛盾消滅在萌芽裡。” 葉連忠介紹到,這裡奮斗著的160多個商戶200多個攤位,就像大家庭一樣,很穩定,每個月的攤位流動率不到2%。

今年夜間經濟火起來,武林夜市也變得一“攤”難求。“現在至少需要提前兩個月申請,我們再從中挑選。” 葉連忠說,夜市是顏值經濟,一要看商品的顏值,非遺、文創、手工的優先﹔二要看攤位布置的顏值,是不是精心布置有沒有亮點和隱患﹔三還要看擺攤人的“顏值”,面相要和善,矛盾才會少。

杭州武林夜市上葉炎正在進行拍賣活動。人民網 韓基琛攝

別看武林夜市現在火熱,在4月復市之初卻沒有幾個攤主敢出攤。為了吸引人流、提振復商復市的信心,夜市經營方前期做了不少鋪墊。除了給攤主發放手套、口罩等防疫物資,夜市副經理葉炎還帶頭搞起了線下拍賣。

“最后一件拍品,特別劃算,1元起拍!”原本是播音主持專業的他,做起現場拍賣也絲毫不遜色於專業主播。他告訴記者,除了在武林夜市現場進行,拍賣活動也會同時在線上進行,每周一場,平均每場拍賣都有1、2000人同時在線,對於帶動夜市人流、推廣產品效果不錯。

看著夜市火起來,最近好多朋友也在托劉曉慶打聽怎麼“擺攤”賺錢,卻被她勸了回去。“擺攤嘛看著容易,但沒幾個人能受得了這戶外的冬冷夏熱。尤其是冬天,馬路上車開過去我這后背就是一陣冷風刮過來,手還得露在外面編繩,是很辛苦的。”劉曉慶一邊說,一邊用剪刀剪掉多余的線頭,一條細長的紅色手繩編好了,她調了調形狀,站起來,小心翼翼把手繩放到了攤位上的玻璃盒裡。

和劉曉慶擺攤6年不同,95后Una的“攤齡”隻有3天。

武林路9號夜巷江湖上Una向記者展示她設計的飾品與服裝。人民網 呂騫攝

她的攤位在武林路9號夜巷江湖,這裡原先主打音樂街區,但疫情來襲讓酒吧生意大受影響。

“從8月7日起,我們把榴蓮酥、紅酒牛肉、椰子蛋、銅鑼燒以餐車的形式引入到街區裡,給網紅達人、非遺匠人、設計師、音樂人搭建展示作品的舞台。”夜巷江湖負責人張飛向記者表示,這既有引來客流的效果,又豐富了娛樂消費形式,不管是對原先在這裡經營的酒吧,還是來這裡溜達的消費者,都是一個多贏的選擇。

Una正是瞅准了夜間經濟的機會,來夜巷江湖開啟了她的擺攤生涯。“我大學時本來專業是藥學,因為還兼職電商模特,就這樣偶然開啟了服裝設計師生涯,畢業后也到了一家公司做時裝設計。”今年7月,剛滿24歲的她從公司離職,自己創業成立時裝品牌, 愛貓的她把家裡兩隻貓的“畫像綜合體”做成了品牌LOGO。

“團隊其實就是設計師、攝影師、小助理三人組成,我們的衣服一開始是通過淘寶店售賣,這兩天在9號夜市擺攤是我們第一次嘗試線下銷售,效果很滿意。”Una笑著說,旁邊的攤主都特別照顧,昨天也很多朋友專程過來捧場。

表演者在“城中裡巷”市集演唱。人民網 韓基琛攝

在“城中裡巷”市集的終點,十多輛汽車形成了“后備箱市集”。人民網 章斐然攝

距離武林路不遠的杭州嘉裡中心,也把“上海最洋氣夜市”安義夜巷搬到了杭州。每周五六日中午,商場外准時搭起60個攤位,300多米的“城中裡巷”平地而起,將生活方式、藝術文化、餐飲等有機融合,打造出沉浸式的潮流場景體驗。

“這裡不僅有潮流文創、網紅美食,也有創意互動、有機農場。”杭州嘉裡中心公關經理俞晶向記者介紹,城中裡巷開幕的首個周末,就吸引了20多萬人次前來體驗。這些獨特的潮流攤位,不僅助力夜間經濟加速復蘇,更是傳遞出杭州人民回歸正常生活的堅定信心。

一個夜市,照見平凡生活,照亮美好夢想。

杭州武林夜市上林先生正在接受記者採訪。人民網 申佳平攝

“這是我的副業。”在武林夜市經營手辦攤位的“95后”林先生告訴記者。他日常的工作與戶外活動相關,由於受疫情影響較大,主業收入不理想,他和另外3位伙伴便一起在夜市搞起了“副業”。“一個月收入也能有一萬多。”他說。

杭州武林夜市上小孟和小李正在吃晚飯。人民網 韓基琛攝

小孟和小李在武林夜市經營著一家美甲攤位,她們來自陝西,是閨蜜也是攤位的合伙人。晚上近九點鐘,她們才在攤位吃上晚飯。“我們這麼晚吃飯,就說明我們生意很好啦!”

杭州武林夜市上李家姐姐正在售賣棒冰。人民網 韓基琛攝

“我想再干兩年,和弟弟回安徽老家買套房!”夜市街尾,綠豆冰棍的清涼,姐姐的招牌笑容和弟弟的手持招牌,李家姐弟的攤位吸引了眾多食客。姐姐二十出頭,弟弟也才19歲,他們已離開安徽老家在外闖蕩多年。談及回老家買房的目標,姐姐的招牌笑容中又多了一份自信。 

(責編:孫紅麗、呂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