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告別“臟亂差” 六橫船舶修造產業蹚出綠色發展轉型路

邢鄭
2020年09月09日15:50 | 來源:人民網-產經頻道
小字號

“世界修船看中國,中國修船看舟山,舟山修船看六橫。”

當前,浙江舟山已逐步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的、國際上有影響力的船舶修理中心之一,具備年造船1000萬載重噸、年修理萬噸級以上各類船舶3000艘的生產能力,連續三年佔全國總量的1/3。而位於舟山南部海域的六橫島,僅外籍船舶維修總量便佔舟山市總量的近一半。

曾幾何時,六橫島上工人少、船塢小,正規設備也沒有幾台,用當地人的話說就是“家庭作坊”。當時,船舶修造涉及的除鏽、噴涂等作業都採用的噴砂方式,一旦作業,車間裡就飄起濃濃的揚塵,工作環境相當惡劣。

而如今,走進封閉式的維修車間,大功率的排塵系統時刻運轉,再也不見濃塵彌漫的場景。

這一轉變是如何實現的?近日,記者走進舟山六橫船舶修造廠,看六橫如何通過綠色制造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船台上,一台橙紅色的門坐式起重機正在執行吊運作業。(邢鄭 攝)

噴砂除鏽揚塵污染,是船舶修造業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記者在六橫島規上企業之一舟山中遠海運重工的1號塢內發現,除鏽過程清爽干淨,不見揚塵蹤影。印象裡“臟亂差”的船舶修造場景不復存在。

船塢內,一名工人正在為修理船舶外板進行高壓水除鏽作業。(舟山中遠海運重工 供圖)

“自去年起,舟山中遠海運重工在船塢內全面推廣超高壓水除鏽工藝。目前,3個塢全部採用超高壓水除鏽和污水集成回收,不僅避免了大氣污染,還將單位施工效率從原來的8平方米/小時提升到25平方米/小時,廠區、周邊的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龔偉兵介紹說。

行動轉變的背后在於理念的轉變。

“進行綠色制造標准化試點,我們不是被動的,而是積極參與,因為這有助於提高質量、效益和品牌價值,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龔偉兵認為,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船舶修造產業經營難以為繼,推動發展模式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資源利用方式向高效清潔安全轉變,才能增強船舶修造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實現綠色制造,要創新、要引進也要淘汰。

“我們引進了無人機艙室檢測技術,不僅減少了高空墜落事故的發生,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舟山中遠海運重工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此外,其所在企業還先后引進管子裝配機,實現配管裝配自動化,提高管子裝配質量及效率﹔引進“焊機群控系統”,確保焊接質量,實現焊接工藝100%受控,將數據反饋到工時系統,進行焊工實動工時分析,探索焊工工時管理等。

據六橫市場監管分局局長劉雙艇告訴記者,六橫各船企自行設計和引進一批處於領先水平的智能、環保設備,淘汰一批工藝落后、低效、高耗的設備設施,實現設備向智能數字化、自動化、環保節能型方向升級換代,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安全系數。

截至今年8月,六橫島4家規上船舶修造企業新授權、申請專利42件。

據了解,自2018年實施“船舶修造業綠色制造標准化試點項目”以來,六橫島四大船舶修造企業的工業產值屢創新高。2018年、2019年分別達到32.35億元、48.38億元。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響下,船舶修造企業堅持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贏”,工業產值逆勢向好,2020年上半年六橫船舶工業產值36.05億元,同比增長60%。

近年來,六橫以打造“國際綠色修造船島”為目標,積極推動實施“標准化+”建設,激勵船舶修造企業走節能降耗、創新驅動、科技引領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同時,結合船舶修造實際,構建了“船舶修造業綠色制造標准體系”,體系由綜合基礎標准和綠色工廠規劃標准、資源節約標准、能源節約標准、清潔生產標准等部分組成。

“臟亂差”的船舶修造場景已成為歷史,產業與生態、保護與開發和諧共生,也為浙江自貿試驗區建設國家綠色修船基地注入強勁動力。

(責編:邢鄭、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