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服務認証體驗周” 啟動
市場監管總局:已發放服務認証証書36000余張

人民網北京9月18日電 (邢鄭) 9月16日,市場監管總局2020年“服務認証體驗周”系列活動正式在北京啟動。數字版權管理服務認証體驗活動作為2020年“服務認証體驗周”的首場活動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截至2020年8月底,具備服務認証資質的認証機構已有337家,發放服務認証証書36000余張,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51.8%和80.6%。
“十三五”以來,我國自主研發構建了視音頻內容數字版權管理技術與標准體系,自主研發了視音頻內容數字版權管理客戶端軟件開發包,有效解決了國內企業數字版權保護技術難題。
會議還指出,數字版權管理服務認証是我國自主視音頻數字版權保護技術,在國內外產業化推廣過程中的核心支撐和基礎保障,也得到了國際媒體產業鏈各方的高度認可,是我國在國外推進自主視音頻內容數字版權管理技術與標准產業化的基礎。服務認証對提升優質服務供給、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增強我國服務國際競爭力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市場監管總局認証監管司服務認証處處長魏東表示,從2016年至2019年,具備服務認証資質的認証機構和頒發的服務認証証書四年平均增幅分別達到86.82%、135.06%。
對於服務認証發展,魏東還提出了以下四個方面的思考:
一是抓住機遇,精准發力,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服務認証的定位是高端品質認証,發展的重要方向是數字化、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機遇,充分發揮認証提升服務質量、優化服務過程、提高服務效能、彰顯服務品質的作用,在重點領域聚焦發力,落實新發展理念,更好地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二是深化改革,守正創新,激活服務認証發展新動能。在質量認証領域,認証機構資質審批、認証監管“雙隨機、一公開”、認証失信懲戒制度、服務認証審批領域細化等一系列改革舉措逐步落地。下一步,還將在認証機構資質審批上進行改革探索,在審批范圍、審批方式、審批程序上進一步優化,釋放認証市場准入紅利。對外資機構准入的改革舉措也將逐步落實。
三是固本強基,提質增效,增強服務認証行業自身實力。服務認証行業發展的關鍵在於認証機構和認証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服務意識、責任意識。認証機構要立足長遠發展,統籌謀劃,既要找准發展的發力點。認証機構和認証人員能力提升,認証行業整體實力才能提升。
四是依法監管,規范發展,營造誠實信用市場環境。認証機構要恪守公正獨立、專業權威的信用底線,獲証企業要切實擔負起產品和服務的主體責任,地方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管、嚴格執法,嚴厲打擊認証違法違規行為。
據悉,今年的“服務認証體驗周”以“高質量服務與高品質生活”為主題,選取數字版權管理服務、非學歷教育服務、物業服務、配鏡服務和航空客運服務等作為市場監管總局統一指導的服務認証體驗項目,從啟動當日開始,將分別在北京、江蘇南通、廣東深圳和上海等地舉行,以現場體驗的形式充分展示服務認証對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