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中信重工:传承红色基因 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2017年11月14日07:39 | 来源:证券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中信重工: 传承红色基因 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记者采访全国劳模、十九大代表刘新安

  ■本报记者 张国斌 温茹 崔义峰

  “当前,摆在公司上下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谱写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信重工篇章。”中信重工董事长俞章法日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中信重工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这家2012年7月份登陆资本市场的公司,近年来在持续的改革创新过程中不断促进产业升级,逐步成长为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

  焦裕禄精神成企业文化精髓

  道路整洁,路边树木成荫,不少老式红砖厂房林立其中;员工全部统一工装,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这是《证券日报》记者走进中信重工位于河南洛阳总部厂区的第一印象。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让焦裕禄精神在公司改革发展形势下焕发新能量。”中信重工宣传部副部长任宏军在带记者参观位于厂区的焦裕禄展览室时说。

  焦裕禄同志曾在中信重工的前身——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多年。这里是焦裕禄精神的形成地、传承地、弘扬地。“诚信敬业、拼搏奉献、开拓创新”的焦裕禄精神,已经成为中信重工企业文化的精髓。焦裕禄成为了中信重工最闪亮的企业文化符号。中信重工认真地总结、挖掘、提炼焦裕禄精神,最终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中信重工企业文化的精髓,概括为客户至上的价值导向、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创造卓越的职业担当。

  为确保红色基因不褪色,中信重工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工匠精神,坚持干字当头、精益求精、专业专注、锐意创新。为此,公司在生产车间成立6个大工匠创新工作室,经常组织生产攻关活动,提高生产工人技艺水平。

  在生产车间,记者见到全国劳模、十九大代表刘新安。刘新安表示,公司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一线生产工人必须具备较高的质量意识和生产技术,才能确保产品质量。

  “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我们作为一线生产工人,坚持以产品质量为主,精益求精,把产品做成精品。在重大产品项目上,我们承担的是‘中国制造’的品牌,承担的更多是一种责任。”刘新安说。

  正是由于众多的刘新安们的“工匠精神”,为中信重工产品品质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在矿山、建材等优势产业领域持续发力,逐步成长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成套供应商和综合服务商。

  持续创新推进产业升级

  把产品做成精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保证了产品质量,为中信重工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

  中信重工认为,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围绕国家战略进行产业升级,围绕产业升级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司从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中寻求突破,加快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步伐,已形成全新、综合、全产业链和全服务流程的独特竞争优势。

  公司坚定“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定位,瞄准高端制造、高端市场发力,生产高质量产品。在做稳做优传统重型装备业务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出“5+1”战略产业板块,顺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新趋势,依靠“核心技术+产业经营+资本运作”,围绕环保、安全,围绕智能化,大力发展基于特殊工况的特种机器人产业,着力打造成国内最大的特种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围绕产业升级进行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中信重工正逐步形成战略导向清晰、创新能力突出、管控模式有效、业务布局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的良好局面,形成了新动能、传统动能“两轮”驱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态势。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处在重要历史性窗口期的中信重工带来新机遇,公司上下备受鼓舞。公司将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与实施公司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与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培育和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以新的作为、新的贡献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振兴践行我们的责任与担当。”俞章法表示。

(责编:伍振国、朱传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