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农牧业:在沃土上书写大文章

2017年12月06日09:04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小字号

温室大棚里,各种蔬菜青翠幼嫩、长势喜人;暖棚圈舍里,成群的牛羊鸡鹅,膘肥羽丰;农字号企业加工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近年来,陕州区强力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全面开创了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农牧业工作亮点凸显。

特色富农提效益

陕州区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和品种结构,延伸特色产业链条,提高优势特色农产品综合竞争力,特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陕州区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引进水果型黄瓜、樱桃西红柿、七彩椒、新一代朝天椒、大红耐储运番茄等数十个蔬菜新优品种,推广高效冬暖大棚建造及生产管理、越夏蔬菜高效栽培、蔬菜节水栽培、“畜—沼—菜”三位一体生态生产等多项新技术,提高了蔬菜的质量和产量,增加菜农的生产效益。

截至目前,蔬菜产业播种面积达10万亩,产量达到4亿公斤,产值达3.8亿元;食用菌总规模达4790万袋,总产值达2.76亿元。果品面积达34万亩,其中苹果面积达25万亩。果品年总产量达5.62亿公斤,产值达12亿元,苹果出口2000万公斤。同时,该区以发展现代畜牧业生产为主线,狠抓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体系化建设,保障了全区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培育龙头抓示范

陕州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大力实施“特色富农”战略,创特色、打品牌,坚持“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强服务”,培育壮大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发展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5家,其中省级8家,市级17家,涵盖了果品、蔬菜、畜牧、食用菌等特色领域,业态包括生产、加工、销售等第一二三产业,农产品电子商务、观光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发展迅猛;形成产业化集群6个,其中省级集群2个,市级4个;以蔬菜产销、食用菌生产、优质水果生产、高效养殖、林业、农业机械化发展以及乡村休闲为主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3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社5家;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家庭农场120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家,市级3家;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4个。

目前,累计认证中国绿色食品种植业产品3个、绿色农资2个,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4个,产地规模27万亩,全国无公害农产品17个。培育了“二仙坡”苹果、“雏鹰”生态猪、“金秋”黄梨、“观音堂”牛肉等农产品品牌。二仙坡绿色果业有限公司以其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营销、企业化经营、融合式发展,苹果品质高,入围2016年中国果业龙头百强企业,“二仙坡”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农业触网开新局

陕州区是全国首批信息进村入户工作试点地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区坚持把信息进村入户作为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抓手,严格执行农业部《试点工作方案》要求,按照“三个坚持”“四个确保”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稳步实施,积极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四个带动”。

陕州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建成运营,农村电子商务得到了长足发展,开辟了农业电子商务新路径,培育了一批“山果演义”“山生有杏”“老醋男”等知名电商品牌。金秋果业在淘宝、天猫等平台上,苹果销售额稳居全国同行前5名,实现了线上线下销售两旺。

全区259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全年为群众提供政策、法规、农业技术、农机应用等查询服务19230人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疑难问题1200余件,通过网络联系客商实现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4500余吨,销售额1860余万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伴随着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的强劲东风,2016年陕州区农业总产值达37.3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4万元,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油然而生,劳动更有劲头,生活更有奔头。(韩东良 吴立锋 梁玉)

(责编:覃博雅、董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