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首届新时代地方工业园建设创新峰会在京举行

政商学界聚焦工业园发展:因地制宜进行创新和产业升级

2017年12月24日09:2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新时代地方工业园建设创新峰会”现场。高弘杰摄
“新时代地方工业园建设创新峰会”现场。高弘杰摄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董菁) 12月23日,由中国改革报社、中国改革与发展论坛、《中国信用》杂志联合主办的首届“新时代地方工业园建设创新峰会”在京举行,与会者围绕地方工业(产业)园区的发展开展了深入研讨。

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舒惠国等出席峰会,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张伟超,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中金润实业集团董事长饶俊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部主任高国力,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徐鹿学,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刘日红等发表了主旨演讲。

我国工业园区逾2万个 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高国力指出,不论是从国际上看还是国内看,工业园区都是带动一个国家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工业化进程的有效方式。

《中国改革报》副总编辑吴小雁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类工业园区约22000多个。他们既是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又是新兴产业的聚集区,发展创新的试验田。尽管各类园区的探索实践全面而广泛,但总体仍停留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主导阶段,还需要上升到理论层面,塑造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和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中国模式,培育并形成核心竞争能力。

高国力表示,当前我国的地方工业园在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是地方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竞争力还不够强,很多工业园区虽然名为工业园区,但里面更多是房地产、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导致制造业和服务业比重非常不均衡;二是集约发展的水平相对比较低,很多地方工业园区还是摊大饼,摊子铺得很大,搞的却很粗放,在有限单位面积土地中创造有效的产值还比较低;三是地方工业园区低水平的不良竞争问题比较突出,带来了很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 

各园区应结合实际创新 传统产业可提高附加价值率

针对工业园区下一步的发展,与会嘉宾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指出,我国的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包括在园区里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但是,不管是工业园区内的还是其他的企业,大部分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很多民营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资源依赖型的、能源消耗型的。面对当前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希望全社会包括园区要引导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增强创新的紧迫性,做好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准备。

高国力建议,进一步强化或者培育壮大各级各类地方园区的特色和优势,加强工业园区的分类创新能力,各园区要根据自身的人才、资金、研发、配套能力来决定创新模式。同时,把地方工业园区的绿色经营式增长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探索各类各级工业园区协同合作的一些有效的模式。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指出,传统产业要转型、升级,要想办法提高它的附加价值率,不一定要把这些产业全部灭掉。此外,园区的发展要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推动城市的资本、生产要素顺利地下到农村去。

 不发达园区应摸清自身禀赋 三四线城市须拥抱产业转移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获得者徐鹿学教授就不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提出了建议。他表示,不发达地区工业园区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地理、资源禀赋、自然条件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此外,还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重视金融资本、科技成果和人才软件的引进,以及加大引进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发达地区的先进产业,尤其西北、东北落后地区要加大产业引进力度。

中金润实业集团董事长饶俊富则指出,受深圳、北上广等高地、高房价影响,管理层逃离北上广趋势形成,加之内地三四线、加招商力度,一线生产返乡或就业趋势已经形成,所以低收入和成本的双层挤压,管理层级、作业层的逃离趋势综合形成制造业梯度转移必然趋势。拥抱产业转移是三四线城市当下决策能力的竞争,也是未来城市实力的竞争。从内地三四线城市政府来看,顺应和拥抱产业梯度转移势在必行。

中国改革与发展论坛自2003年创办以来,努力打造“改革的风向标,发展的晴雨表”,一直积极关注改革进程、聚焦改革热点、剖析改革难点、推进改革发展,已成为推动改革的重要平台。

峰会现场还举办了中国改革报社与中金润实业集团战略合作启动仪式。高弘杰摄
峰会现场还举办了中国改革报社与中金润实业集团战略合作启动仪式。高弘杰摄
(责编:朱传戈、董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