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专家聚焦各地人才“争夺”战:文科人才被遗忘?

覃博雅
2018年04月26日15:51 | 来源:人民网-产经频道
小字号

研讨会现场(CCG供图)

近日,面对经济条件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和发展空间广阔的“北上广深”,杭州、武汉、郑州、合肥、南京等20余城市纷纷出台人才新政,掀起了一场“人才争夺战”。

4月25日,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才50人论坛在京联合举办研讨会,分析当前各地人才新政利弊,探讨人才流动背后的趋势,为各地制定理性的吸引人才政策提供参考,以期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人社部原副部长王晓初,CCG 主任王辉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周满生及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调研员王选华等现场参与了研讨。

各地应尽快建立人才产业目录

“运动式的人才争夺,犹如开誓师大会、下指标、定任务......甚至可能沦为一项政绩工程,恐怕难以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面对时下大热的“抢人”大战,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马抗美颇有担忧。

在马抗美看来,唯有建立相关的长效机制,才能使地方人才政策不受跟风或官员日后任免的影响。“你就是把人弄来了,怎么样长期为我所用,真正地让人才在这儿做事业?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她强调。

对此,CCG高级研究员、中组部人才局原副巡视员胡建华表示认同。

“一窝蜂的政策,你也出台,我也出台,就出现了同质化现象。”胡建华建议,各地应针对自身区位优势的特点,从地方发展的大方向综合考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一方面,让人才看到当地政策的针对性,能打消一些不必要的顾虑;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也“有底”,明白自己吸引的人才在高、中、低端上的比例,得以有的放矢。

文科人才被遗忘?

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在肯定各地建立人才产业目录的同时,对此举的持续性表示了担忧。

“比方说,同样建立人才产业目录,决策层设计时就会从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但如果地方政府来做,可能只倾向于围绕自己家的企业或产业。辛辛苦苦从各地吸引而来的人才,面对的却是‘一时半会’的竞争,会导致一些隐患的产生。”她如是说。

“文科(生)可能没戏。”CCG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更为直接地指出其中的隐患。

他指出,尽管地方出台人才产业目录使供需双方得以更有效率地对接,但基本倾向理工科专业的人才目录可能导致人才流动与教育结构上的失衡。他提出质疑称,“在进行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的调整上应重视市场,不应盲目行事,进行‘低成本的扩招’,而是应该及时地进行理性的反思。”

人才储备还是资源浪费?

CCG常务理事、智联招聘CEO郭盛分享了自己从业多年的经验。就他看来,在二三线城市城镇化发展势头良好且职位量增长的当下,“大家还留在这些大城市里,为了一个户口奋斗,是对资源最大的浪费。”

郭盛坦言,人才流动应是市场行为,但与人才关系甚密的户口和房产政策却是行政行为。“如果不打破现有的规则,人才还是会集中北京等一线城市争取住房资源和医疗资源,而不会去二三线城市。”他指出,各地的人才新政实际上是在有限的程度上弥补了规则的不合理性和资源缺失后的优化配置特性。

人才的定义应交由市场决定

“我非常希望把人才争夺战的“才”字去掉,改为‘人口争夺战’。”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人口与未来网站联合创始人黄文政举例称,“分别从杭州师范学院和深圳大学毕业的马云、马化腾,按当年的北京和上海人才政策,根本不算个人才!”

黄文政认为,人口远比人才重要,只要人口充分、教育良好、环境适宜,人才自然会冒出。在他看来,人才的定义应该交给市场,而不是白纸黑字的政策。

针对人才培养地和流动城市之间的矛盾,他分享了一种平衡关系的办法:从国家层面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人才所流动到的城市,应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才受教育的城市进行补贴。

(责编:覃博雅、董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