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遍地开花的共享充电宝行业路在何方?

2019年01月13日11:12 | 来源:中新经纬
小字号
原标题:遍地开花的共享充电宝行业路在何方?

  专利纷争不断,押金缺乏监管,遍地开花的共享充电宝行业路在何方?

  2018年,共享领域的很多产品遭遇了“寒流”,因押金、融资、场景、后期服务管理等问题陷入了焦灼状态。在此期间,共享充电宝却迅速在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布点,入驻场景越来越多,三四线城市也随处可见。共享充电宝这门生意究竟怎么样呢?会不会昙花一现呢?

  深圳:共享充电宝遍地开花 行业洗牌头部企业浮现

  黄先生约了朋友吃饭,等待间隙,他拿起手机玩了几局游戏,又借了一个共享充电宝,给手机续航。在他看来,共享充电宝十分方便,随借随用增加了很多安全感。

  深圳市民 黄先生:因为现在手机可能可以取代很多东西,出行、付钱什么都用手机,所以说手机比较重要,然后充电宝保证到大家,一个手机有一种安全感,手机有电就感觉出外也不会怕遇到什么事。我现在是办的会员,然后它就是五个小时之内免费,一个月十块钱这样子,如果不办会员的话可能一个月就几十块。

  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进行扫码,支付押金或通过信用积分,即可借到一个充电宝,每小时收费多数只要一块钱,每天十元封顶。便宜的价格、便捷的操作,以及几乎随处可见的设备让共享充电宝备受欢迎,这也改变了很多市民的充电习惯。

  深圳市民 林先生:最开始一出我就用了,一个是自己带个充电宝出去很麻烦,而且你要背个包,放进去又占空间。我觉得还是不错,两块钱一个钟。很赚,挺赚的,而且它提供了很多线给你 好像三种线。

  商场、餐馆、机场、车站、医院等是共享充电宝铺设最为密集的应用场景,而从营收情况来看,酒吧、KTV中的产品使用频次最高。

  深圳市云充吧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经理 张奎:我们有的一家酒吧一晚上可以到达大几千,就是租金流水。最多的时候甚至快破将近破一万,就一晚上的流水,平均时长的话一般都三个小时,那最长的一个时长可能有时候都用好几天。

  目前来讲,充电宝企业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充电租金收入,二是广告收入。企业告诉记者,长期来看广告的想象空间必然更大,但目前大部分收入还是来自于租金,这倒让他们觉得,共享充电宝这门生意本质上已经成了。

  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何顺:一个充电宝一天如果能够被借一次,那我们认为这个商业模型就能够成立,那么最少一次的大概,收费金额大概是三块钱左右,那么一年从这个充电宝上的收入可能到一千块钱,我们去除所有的费用来看,我们肯定是远远不到这一千块钱的,从充电宝的特性来看,它是根据它的充放电次数来的,我们认为说两三年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行业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最为常见的,主要有街电、来电、怪兽、云充吧以及小电五个品牌的充电宝。这些企业大多从2015年开始布局,但最受关注还是从2017年开始。行业内最多曾出现几十家企业争相布局,融资数十亿。但在2018年,资本却纷纷掉头而去,洗牌成了大多数共享行业的常态,共享充电宝也不例外。

  深圳市来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袁炳松:2018年是不太看好,是遇冷的一年。在共享经济上都是出现了滑铁卢似的这种断崖式下滑,那么大家对共享经济,一听到共享可能资本扭头就走了,就不再谈了。

  天眼查数据显示,街电、来电、小电等企业的最后一笔融资都停滞在了2018年上半年。但从企业运营情况来看,市场扩张目前仍在进行,很多企业都实现了盈亏平衡,还有了较为稳定的盈余。一些企业认为,这已经充分说明了共享充电宝和其它共享经济产品的区别。

  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何顺:充电宝我们理解它是,一个叫小频刚需场景,它跟其它场景是不太一样,就打个比方,你骑自行车你是有很多可替代的,你可以走路,你可以打车等等一系列的,但是充电宝的需求在于说,当我手机没有电的时候,这个时候我的焦虑感是最重要的,那我可能会哪怕我多走点路,我也一定要找到一个充电宝去给我充电。

  共享充电宝专利纠纷不断 是是非非众说纷纭

  对于共享充电宝企业来说,投放数量是最重要的考核标准之一。抢地盘直接加剧了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恶意破坏暴力拆除的消息多次传出。与此同时,各大充电宝公司之间还屡次因为专利问题对簿公堂。2015年开始,来电科技的袁炳松和团队一起,开始注册共享充电宝相关专利,如今已经累计申请近160项。

  深圳市来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袁炳松:获得专利授权的有80多件,2018年对于来电来说,在专利上来讲也是一个丰硕的成果之年,专利的大年。

  袁炳松告诉记者,过去的一年中,来电在与街电、友电、云充吧等企业的诉讼中多次胜诉。其中几份判决书中明确表示,要求被告企业立即停止制造、使用相关专利的设备。记者就此询问了几家被告企业,他们均表示已经对相关产品进行升级,也对来电进行了经济赔偿,共计人民币300万左右。但对来电的做法,他们很不认同。

  深圳市云充吧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经理 张奎:现在我们设备都已经下线了,就是他起诉的那些设备,我们都已经停止下来,然后我们用的都是现在最新的设备。

  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何顺:专利这方面我们认为,它应该是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方面,而不应该成为一种为了因为市场地位,或者是因为别的竞争压力,然后变成因为专利而专利,做这个事就很奇怪了。

  “为告而告”,是几家充电宝企业在采访中多次提到的内容。此前,街电CEO原源还曾在朋友圈中专门喊话,直呼来电的专利为“花瓶专利”,街电产品升级后已与相关专利无关,同时还表示来电曾就此向街电“勒索8个亿”。来电CMO任牧当晚立即做出回应,称原源 “负隅顽抗、靠抄袭盗版产品抢占市场”。

  深圳市来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袁炳松:这个专利是不是核心的,这个要经过司法的确认,这个专利有没有价值,也是要经过司法确认的,并不是说它说是花拳绣腿就是花拳绣腿。

  而就在本周,网络上又流传着一份最新的判处书,由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签署。判处书要求,街电向来电赔偿经济损失共3000万元,这也成为共享充电宝行业最重的一次处罚。对此,街电方面已经提出上诉。有律师告诉记者,涉及到专利侵权的案件,被告方有权向国家专利局复审委员提出专利无效审查申请,如若专利无效,企业可继续使用相关产品。但如果专利被认定有效,且最终被判侵权成立,则专利实施企业将要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此时最好能通过与专利权人协商,支付许可费后继续有偿使用该专利。 支付专利许可费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宇光:你实施我这个专利,你要向我交多少钱,那么这个许可费比如说可以按照你的销量,每卖一个产品大概你给我多少钱的许可费,通过这种方式,这叫专利的实施许可授权,这个在国际上是一个通行的做法。

  对于专利问题,街电进行了回击。街电董事长陈欧发布微博称,来电产品涉嫌侵权苹果专利,使用未经苹果MFI授权的盗版接头。公司副总裁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街电是唯一一家使用MFI授权接头的共享充电宝企业。

  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何顺:最重要的是苹果对所有的,非认证的设备进行充电的话,涉及到的设备的问题,苹果将不会负责保修,用户的安全、设备的安全和用户的体验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同时我们会认为说苹果也不会持续坐视,或者忽视这种设备的损坏和用户的体验。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MFI为苹果公司对其授权配件厂商生产的外置配件的一种标识使用许可。门槛相对较高,如果使用已授权接头,每个充电宝的生产成本将会增加十多块民币,这也是很多企业没有选择的最重要原因,但从本质上来讲,MFI接头的品质得到苹果认证,是一种产品质量保证。如果企业选用对产品质量安全有利,可以降低一定运营风险。但如未经苹果许可而使用其认证标志,则有侵权风险,一旦苹果维权,则产品可能会造成一些共享充电宝产品的法律风险和市场风险。

  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宇光:对于这些相关的产品的生产厂家来讲,不管你是否愿意参加苹果认证,但是有一点你要先保证自己的产品的质量安全,不要造成意外的人身财产的损失或者伤害,这应该是个底线。

  目前来看,共享充电宝企业间的专利之争尚未平息,部分诉讼还在进行中,是否会影响行业格局也有待观察。但对于2019年的行业发展,品牌之间正在商讨,争取达成共识,共享充电宝行业或将步入新的竞争阶段。

  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何顺:我们觉得2019年会有一定的合并和整合,然后市场可能会更加地聚焦到头部。

  深圳市云充吧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经理 张奎:最后的结果应该都是会以并购的形式,来结束共享充电宝这场战役。

  押金触动用户敏感神经 资金管理问题悬而未决

  共享充电宝主要通过微信和支付宝两种方式租借,通过支付宝租借的用户如果芝麻信用达到600分以上,即可实现大部分共享充电宝的免押金租借。

  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何顺:支付宝的免押的订单和笔数也是最高的,目前占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样子。

  通过微信租用共享充电宝的用户,一般需要缴纳不超过100元的押金,企业告诉记者,部分用户会在使用后立即将押金取出,因此押金的留存比例相对较小。

  深圳市云充吧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经理 张奎: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那个免押金的,一般就是微信(有押金),微信的话就是99块钱的一个押金。

  深圳市来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袁炳松:我们免押金的信用订单超过75%,那么也意味着就是微信的订单用户不到25%,那么在这不到25%的用户当中,用户使用完了之后,然后再去提现的比例大概是在90%到92%,那也就剩下大概就是25%的8%。

  对于存量押金的具体数额,一些企业明确向记者表示目前不便透露。记者按照企业提到的1亿用户粗略计算,一些头部共享充电宝企业留存押金数额至少几千万,多则过亿,而这些钱目前基本均由企业自行管理。

  深圳市来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袁炳松:也就在3000万左右,这个是在我们的平台上的。

  事实上,业内对于共享充电宝的押金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共享经济被热议的几年间,就曾有多家充电宝企业被爆押金问题,来电等还被曝出押金退还猫腻。

  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宇光:许多这些提供共享产品的这些企业,它把收押金当作了一个吸金的资金池了,这个钱对每一个个人来说钱不多,但是数量一大了以后是一笔庞大的数字,它就可能会挪用这个钱再去进一步扩张,它扩张成功了行,扩张失败了这个钱没了,你的这个押金怎么退。

  对此,一些企业表示,公司已上线押金自动退款功能,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业内对于押金安全的担忧依然存在。目前我国在立法层面尚没有明确规定,但为了降低爆雷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企业在第三方托管押金不失为较好的解决方案。

  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宇光:像前面的共享单车出现的这些问题,那么我的建议就是说,对押金这一块还是要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第三方的监管的这么一个制度,你比如说像我们传统金融产品里边,一些保管押金或者保证金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

(责编:鄂智超、胡挹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